第427章 穩準狠的犯罪-《詭案追兇》
第(1/3)頁
?_id="u1662291";_id="u1749449";_id="u1749455";
的確很別扭,也正是因為這種憂郁,其實透出了趙心童的某些人格特質。
“你懷疑趙心童有犯罪可能?”許嘉琪道。
我點點頭:“所以我才說,我們現在不能一早就判定,趙心童是受害者。更具目前我們總結趙心童的信息,還有我們了解的一些情況來看,我懷疑趙心童是抑郁性人格,并且有嚴重的自我心理補償。這種人是極有可能產生即時犯罪的!”
小高好奇道:“可是惡鬼吃人,從犯罪過程來看,絕對不屬于即時犯罪!如果歸納到犯罪,這是一個計劃很周詳的長時犯罪!”
“一碼歸一碼,我說過趙心童有犯罪可能,但是我沒說,她的即時犯罪就是發生在惡鬼吃人這件事情上!現在,我們需要梳理的是,如何解釋當天晚上發生的吃人事件!”
在犯罪分析中,我們需要把各種可能性擺出來,而一個常識是,沒有確定的事情,是不能作為定論加入犯罪分析的,比如,這一次,因為趙心童沒有確定死亡,在加上我的判斷,趙心童有犯罪可能,所以,我不會在分析中把趙心童判定為死亡,而蕭珊卻不同,她已經尸檢確定死亡,這兩者,我們要區別對待!
既然一開始我們就分析過,可能出現了兩個蕭珊,那我們就從兩個蕭珊開始分析最可能出現的情況!
我們假設作案者A先假扮張珂藍,利用張珂藍自殺事件造成的恐慌,在因為燭光和夜色,讓人產生自發的恐懼和聯想。眾人沒有看清,以為就是惡鬼。作案者A故意將大殿里的蕭珊咬死后,接著她逃跑了。可是我們已經分析過,作案者是利用臉譜模糊大家視線的。假設作案者A可以利用張珂藍的臉譜制造恐慌和聯想,她為什么不能在利用其他人的臉譜呢?
“哥你的意思是說,作案者又用了蕭珊的臉譜去吃掉趙心童,可是你也說了,那時候燈光很正常,看見的僧人目光有神,應該沒有看錯,除非真的是以假亂真的面具,否則說不過去了!”
“如果在這里吃掉趙心童的人,是一個和蕭珊長得很像的一個替身呢,嘉琦,別忘了,我們已經接觸過不止一次,作案者利用整容技術混淆視聽的!”
的確,和面具臉譜相比,整容技術的突飛猛進,更是讓人在辨別上產生誤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