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扶蜀》
第(2/3)頁
夏九月。
攜著收復冀、幽等州的勝利喜悅,天子劉禪決議遷都一事啟動,在丞相諸葛亮、大將軍關平的建議下,定長安為都,重建關中之地,恢復昔日的繁榮昌盛。
約莫花費了將近三月的功夫,遷都才基本落下了帷幕。
蜀漢遷都長安,正式實現了“還于舊都”的目標。
一時間,文武群臣無不翹首以盼,希望盡快突破并州諸郡,覆滅偽魏的統治,統一天下,令天下百姓安平樂業,三興漢室于西川。
而就在嚴寒的冬季下,北方草原更為寒冷,囤聚于關外的十余萬眾胡騎也徐徐退卻。
一時,漢軍北部的壓力大減。
次年。
漢延熙三年(232)春季剛過,漢帝國內部的商議下一致達成共識,傾盡全國之力覆滅魏國的統治,令天下太平。
決議已下。
漢軍各路齊出,以魏延、諸葛亮,關平為三路大軍統率,分別從雁門、河東,常山向晉陽大舉直攻。
一時間,漢軍集全國之力征發了二十余萬大軍直取魏都晉陽城。
一年數月的激戰之下,漢軍各部終于是在秋季七月匯聚于晉陽城下發起了總攻。
兵微將寡的魏國宣告覆滅!
魏將曹真、張合,司馬懿等將紛紛戰死沙場。
天子曹叡不堪受辱,在宮內懸于房梁之上自盡身亡。
于此,大漢十三州的并州終于收復,實現了天下一統,真正的匡扶了漢室。
隨著魏國滅掉的同時,馬謖、姜維的西征軍也在深入西域諸郡以后在俄何、燒戈的協助下實行攻心戰術,一面拉攏親近大漢一派的各國,一面又以雷霆手段征服各國。
如此恩威并施下,西域諸國無不懾于大漢的統治之下。
絲綢之路被打通,漢帝國當即宣告重啟絲綢之路。
……
大魏已滅。
漢天子劉禪自然是大賞有功之臣,其間以功勛最為顯著的自是丞相諸葛亮和大將軍關平,分賜諸葛亮為司隸校尉,總攬國政,賜侯爵。
以關平總署天下兵馬。
其后,魏延、陳式,黃權分賜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
又賜吳懿,鄧芝,費詩,傅肜分別為前后左右四將軍。
接下來又大肆封賞王平,馬忠,姜維,張翼等有功將士,均官升一級,賜錢無數,蜀錦數百匹。
隨后,又大肆調令楊千萬、馬良,殷觀,潘濬,馬謖等人入朝為官。
一番大肆封賞,宣告大漢興復,再度主宰華夏命運。
這一年,天子劉禪改元景耀,以今年為元年,并天下大赦。
接下來,漢帝國重啟絲綢之路,對內注重民生,務谷殖民,裁減軍隊,全國只保留了機動精銳軍團十萬之眾,以威懾四方。
一年以后。
景耀二年(233)。
隨著大漢平定天下一年以來,大肆注重民生、農業的種種舉措,更兼這一年來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秋季實現了大豐收。
各家各戶幾乎都稻溢田,谷滿屋。
—————
經濟、人口都在持續逐步的恢復著。
而在這一年里,關平也上表朝廷,在劉禪的批準下建立了揚州海軍,以江都為海軍基地,以呂岱為都督。
這是繼青州海軍后的第二大海軍基地。
海軍都督陸遜、呂岱也遵循關平的指令,開始撐船出海,沿途所過諸島嶼皆納為殖民地。
秋九月。
大將軍關平領龐德、馬岱以及魏磊等諸將攜萬余精騎出塞,自冬季十二月還。
短短數月時間橫掃草原,于王庭彈汗山大破鮮卑聯軍,經此一戰,鮮卑部實力大損,軻比能不由再度感受到了關平竟然是比昔日的曹彰更為可怕之人。
王庭損失人口、丁口數十萬計,他率眾北遷漠北苦寒之地,以避其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