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等送走了敖清以后,徐玄之才緩緩打開那份禮單。 “南海普陀落伽山救苦救難大慈大悲南無觀世音菩薩贈:玉凈瓶甘露十滴.” 徐玄之一位一位看過去,隨后來到登仙臺上新劃出來的寶庫里,對照起不同的寶貝,進行點數。 “總共是金丹七十多顆,五行仙寶兩百多份,各類仙丹一千多瓶,仙劍一百多把,各類仙兵一百多,玉佩首飾等五百多件” “還有大神賜予的先天靈物,以及最珍貴的玉凈瓶甘露十滴.” 整座寶庫當中,珠光寶氣、金碧輝煌。每一顆仙丹,每一件寶物都是霞光陣陣,照得寶庫內部空前明亮,映得四壁亮堂堂的。 “發了!” 現在徐玄之的心中只有這么一個想法。 他隨后便將它們都收入了戒指上的儲物空間,整理了起來。寶庫只是用來掩人耳目的罷了,東西還是放在自己身上放心。 現在,是時候給自己的法力來一次撥亂反正了! 隨后,徐玄之鉆進靜室當中,看了看嶄新的靜室。登仙臺經過多位神仙的改造,如今的格調遠遠超過以往。新的靜室自然也是用極好的材料建成,遠比以前寬闊。 靜室中有小床,也有打坐的蒲團,都是用上好的材料制成,還附帶了神仙的法力,光是在上面坐著都能安定心神,平穩氣息。 徐玄之在蒲團上打坐好,開始從頭到尾梳理自己的修煉脈絡。 他至今的修行道路,就像是單純以智力之書為根源的‘法力’模擬自己從菩提祖師那里了解到的修行法門,而不是養足精氣神,于丹田氣海中滋生法力,通過奇筋百脈灌注全身。 正是因為這種錯誤的方式,在他的法力突破頭部之時差點釀成大禍。 要知道他當時若是沖破瓶頸,以狂暴的法力與靈力沖刷泥丸宮,那他徐玄之可就真的廢了! 不過在重修之前,他還要翻一翻那本洞玄高上從元步真周天六紀三要鑒誡集校論。 一翻開書,首當其沖的便是一首詩詞。 詩曰:朝日生凡塵,暮色登天門。 已參玄中玄,又悟真外真。 還渡流日月,再煉錦乾坤。 昆侖結小筑,原本逍遙人。 徐玄之頷首,而后粗略翻閱,頓感獲益匪淺,心中舒暢。 這部集校論不愧是玄門正宗,不僅點明了完整的由凡升仙之路,更是匯集修真之路的諸多常見謬誤,滅惑去疑,撥亂反正,尤其對各境界之修行,詳細注解,旁征博引,多家解釋,實是修真之人的登仙寶錄。 原本他所知的修行之境,只是小修、大修、真人、半仙、真仙五境。集校論中又有詳細劃分,將真仙之下劃分為六重境界。 一乃收降凡心,不迷性自住,性住炁自回。心逐于外而炁散,收心還于內則炁回。收心之法在自然無為,念起則斷,不斷則隨,任其自來自去,久之則止念爾。 心既收降,則精滿、炁充、神盈,精炁自生而神魂堅固。 丹經曰:順其所欲,漸次導之。 精炁神導引,合于氣海丹田,三寶既合,法力自生。所謂法力,非肉身之力,非氣血之力。法者,天地之程序,法力既是天地之力、自然之力、玄妙之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