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薛墨只知道這東西的操作方法,至于它的原理還是不太清楚。 好像是涉及量子力學領域,薛墨真沒看過那么多課外的東西。 雖然老師里沒有會使用的,但都是有手有腳,能幫助薛墨來進行一些簡單地輔助類工作。 老師們做起來小心翼翼的,安全按照薛墨的所說的去做,一絲一毫不敢逾越。 這高科技的玩意價值不菲,要是因為自己的原因弄壞了可就慘了。 他們都有點后悔來看這個熱鬧了,老老實實地待在家里休假不香么? 但風險和機遇是相同的,這次要是把市里來人接待好了,未來在校長面前也能說上話。 薛墨沒想到這些人在做實驗的時候還有這些額外的心思,他神態專注,讓針尖慢慢靠近樣品。 肉眼上來看,針尖和樣品已經接觸上了,但是在微觀層面上,還距離很大的距離。 薛墨記得,高中物理曾經教過,原子核外面是有電子進行環繞運行的,類似于行星環繞太陽,只不過略有區別,電子的運行軌道并不是橢圓的,它們均勻地分布在原子核四周,動量大的在外層,動量小的在內層。 說到層級,又不得不說一下電子層,也是能層。 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原子核外電子運動的軌道是不連續的,他們可以分成好幾層,這樣的層,稱為電子層。 當時他還看過線狀光譜,競賽的時候又深修了一下。 根據經典電磁學理論,繞核高速旋轉的電子將不斷從原子發射連續的電磁波,而經過觀察氫原子的光譜圖像是分立的,這與經典電磁學的推算結果矛盾,之后,玻爾提出了電子層的概念,成功推導出了描述氫原子光譜的里德伯公式,將里德伯常量與普朗克常數聯系在一起,電子層的存在從此得到了公認。 當然,薛墨也就是知道個紙面理論,實際上并沒有接觸過。 但他對此也很是向往,如果不是為了長生的話,他就會選擇物理學了。 畢竟宇宙中有趣的現象太多了,無論是微觀上還是宏觀的。 收回思緒,薛墨繼續操作儀器,它觀察的金屬鎳表面上的氙原子。 實驗中的薛墨忽然一愣。 “怎么了?”助手們老師被他這模樣嚇得不輕,“是出什么問題了么?” 薛墨搖了搖頭:“沒有,一切正常。” 他的第一次操作非常給面子,沒有出現任何問題,薛墨成功的得到了原子圖像。 但在看到圖像的一刻,他才意識到了一件事,他看到的是原子。 這和他的目的雖然接近了,但是相差甚遠。 原子中有原子核,原子核中有中子質子,然后還有更小的夸克,這些只能被檢測到但無法被觀察到。 自己有點想當然了,以為看到原子就能看到原子軌道了。 他也是關心則亂了,一直想著創造原子,卻把一些基本的知識給忘了。 薛墨嘆了口氣。 助手老師們又是一個激靈。 薛墨趕忙說道:“實驗完成了,你們不用那么緊張了。” 他關閉了STM,收拾了一下,走了出去。 市領導湊過來問道:“怎么了,實驗失敗了?” “倒不是。”薛墨搖了搖頭,“只是沒有達到我預期的目標。” 市領導知趣地沒有問,畢竟問了也不懂,只能賠笑。 但他還是說了句漂亮話:“不用擔心,肯定還有別的辦法的。” 薛墨點了點頭,領導說的也在理,確實有別的方法。 他本來想要通過觀察直觀地觀察一下的,但肯定是不可能了,所以薛墨也只能研究一些文獻來了解原子的結構和原子軌道的運行方式。 只不過單純的文獻很難告知薛墨太多東西,本市也沒有這方面的專家,薛墨還是得等到開學的時候去問物理系那邊的老師了。 哎,最后的結果還是要等到開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