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孫閣老,何必如此呢?” “你一死報先帝固然可以,但這幾萬無辜守軍和京師的百姓就非要陪你赴死?”孫承宗默默看了眼錢謙益,沒有說話。 錢謙益笑了:“不用這樣看著老夫。若是和外夷的國戰,無論是韃虜還是西夷,死戰不退的不只有你孫稚繩,還有我錢受之!” “可你憑心而論,與大同黨的戰事,可是與外夷的國戰?可是亡國滅種之戰?” “都不是,大明為中華,大同難道就不是中華?” “都是華夏苗裔,且就如今來看,大同執掌天下,比大明更合適。老夫為的不是個人榮辱,是天下蒼生。你孫稚繩也許罵老夫,但這直隸百姓,絕對感謝老夫。”孫承宗還是不說話,錢謙益嘆了口氣:“你自己好好想想吧,個人榮辱與天下萬民,究竟孰輕孰重。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啊。”與孫承宗談完,錢謙益出了小院,周圍幾個將士默默點頭行禮,目送錢謙益離開。 “錢閣老,孫閣老他?”史可法很關心孫承宗的情況,對這位一直默默守著大明東北,打造銅墻鐵壁的老將軍,史可法是很敬重的。 不僅僅史可法,曹文昭、方云出這些大將軍最清楚孫承宗當時面臨的困境,因此才對這位老將軍格外敬重。 誰不知道眼下守京師是一死,但孫承宗就這么做了,義無反顧的做了,所以才格外引人敬佩。 “讓他一個人靜一靜吧,這樣對誰都好。”錢謙益說道。史可法點點頭,也知道這是眼下最好的結果了。 “首輔什么時候來順天?”錢謙益又問道。史可法說道:“首輔還要過些時日,這些時日順天府就拜托錢閣老了。我們這些人,總是不適合進城的,免得驚擾了百姓。”古往今來,哪支軍隊打贏了不是耀武揚威的進城夸耀武功? 至于劫掠,屠城更是比比皆是。但如今卻又一支軍隊,打贏了戰事,都打到敵人都城了,卻為了百姓不被驚擾而寧愿在城外駐扎不去享受勝利果實。 這樣的軍隊不贏,誰又配贏呢?錢謙益尤為復雜:“大同黨能到今日,果然非比尋常,這些時日我就擔著順天府的擔子,你們盡管放心吧。”史可法笑道:“有錢閣老在,我們自然是安心的,不怕錢閣老您笑話,我們幾個,現在擔子也重。” “直隸還沒有徹底拿下,我們也是一直提著心呢。”錢謙益沉吟片刻說道:“洪承疇,不是好相與的,他有大才,這亂世之中,可為一時柱石。”史可法說道:“是啊,是位大才,和這樣的大才交手,也是幸事。”二人不再言語,各自忙去了,錢謙益這一番忙碌也終于是重新回到了政壇上,他才五十七,他還年輕,他還想在朝堂上多干幾年呢。 隨著直隸被大同黨拿下,西北的甘陜、山西、東邊的山東終于伴隨著直隸這一塊拼圖連接在一起,同時加上塞外的漠南漠北,還有遼東的三省之地,大同黨已經拿下一整片區域,進可攻退可守,占據北方,居高臨下,戰略優勢非常明顯。 這個好消息傳到沉陽后,百姓商賈自然歡欣鼓舞,最高興的還是大同黨人們,他們已經拿下了京師,大明的京師被拿下了,還有比這更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嗎? 勤政殿外,張好古看著顧炎武指揮著侍衛和秘書們搬東西,忍不住笑道:“我說寧人啊,這可是我的辦公地方,現在我都進不去了。”顧炎武說道:“首輔,咱們馬上就要搬家了,這些東西都要裝箱帶走,您現在進去有什么用啊。”張好古頗為無奈的笑了笑,扭頭看了眼朱七七和張承澤:“我們又要回京師了。” “回去以后,我們還會搬家嗎?”張承澤問道,他對順天府的印象并不是特別深,相比起來,在沉陽這幾年正是他成長的時候,印象深刻。 “啊,大約是不搬了吧,應該是不搬了,起碼在順天,會待很長的一段時間,很長很長。”張好古說著,他也不清楚日后還會不會搬家,也許日后還要住到金陵去? 沉陽的大同黨中樞開始遷移了,在大同東北第二鎮的護衛下,大同黨中樞開始了往順天的遷移之路,沉陽的百姓紛紛出來相送,他們眼含不舍,卻也知道無法阻攔。 “首輔,你們一路上要小心啊。” “首輔你們還會回來嗎?可別忘了我們啊。” “首輔,沉陽可是大同黨的第一個家,您可一定要多回來幾次啊。” “首輔啊,我們舍不得你啊...”張好古笑著,一一和這些百姓打招呼,他認得這里面每一個人,做的一手好面條的王掌柜,把書當作命一樣寶貴卻都捐出來的李書生,雖然家里沒什么錢但一直發奮上進在夜校讀書的趙鐵匠...都是樸素的百姓,都是一心向著好日子奮斗的普通人。 這些蕓蕓眾生,就是整個大明的縮影,他們的日子過得并不好,但他們卻在努力的想要過得更好。 但凡朝廷憐惜百姓,但凡朝廷有心,百姓何至于流離失所,貪官污吏不法士紳何至于飛揚跋扈。 天下皆苦,崇禎何德何能自稱萬民君父。一路行進,張好古沿途沒怎么停留,但一直留意著沿途的一切,終于,經過跋涉,大同社中樞再次回到了順天府,回到了這座代表權力的都城之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