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鬼崽 湘南鬼崽 第十一章:崖底通道-《獵墓》
第(1/3)頁
手表的指針指在下午兩點三十分,頭頂之上的太陽雖然已經游離出我的視線范圍,但仍有光亮順著裂縫的縫隙透下來。
眼前的三處洞穴距離我只有五米甚至不到五米的距離,用不著很強的光線也能看清里面的全貌。由于裂縫的結構越往下越寬度與崖頂越是不同,所以從崖頂向下看時我并沒有發現這三處洞穴。
這個深度和潮濕的空氣,使得我身前的崖壁的青苔越來越密,那種被青苔觸碰身體的滑涼之感,以及這個深度特有的清涼之感也變的越來越強烈。
在我對面崖壁之上的三個洞穴內也同樣布滿了青苔,從崖壁一直蔓延至整個洞中。甚至那三口打開棺蓋的黝黑棺材幾乎都被青苔吞沒,只留下靠近棺蓋處還露出漆黑。
剛剛那妖艷的花朵給我的致幻感覺太過強烈,我確認了再三 ,才肯定了眼前看到的景象不是在幻覺之中。
那朵蘑菇根部開出紅艷艷妖冶花朵的植物,就在頭頂斜上方不到十米的距離,只要我愿意,伸出手就能觸碰到。我盡量擺正自己的視線,不讓自己有分毫的能與之再次目光相接的可能。
實際上,眼下我的注意力也完全是被對面崖壁洞穴內的三口黑木棺材所吸引。
從這三個洞穴的結構和放棺材的地方來看,應該是漢代的無疑。除了漢代,其余的朝代沒有這種墓葬的形式。
這種墓葬結構只有在西漢中期時比較盛行,墓葬形式稱之為崖墓。
據我所知,這種崖墓是以河北省滿城漢墓和山東省曲阜九龍山漢墓為代表,通常一般都是在山崖中穿鑿巨大的洞穴做為墓室,大多經過加工裝飾,與普通房間相差不大。
而像我眼前這種規模則顯得略微有些寒酸,只是單單的在山崖的峭壁中開鑿出了三個粗糙的洞穴,還不是很規整的,仿佛是在趕著工期開鑿出來的。
三個洞穴內的棺材放置的位置都是相同的,中間隔著石壁,那三口棺材的棺蓋打開有三分之二,其上也是布滿了青苔。
那一時間我腦中出現了無數的疑問, 這棺蓋的開啟是何人所為?是那個在帝陵中的盜墓賊么?
我穩了穩身形,從身后背包中掏出手電向著對面恍去。三個洞穴鑿的雖然粗糙,但完全能看出形制和結構,是有意的仿制正常的房屋開鑿的,這也再次證明了這三個崖葬形式為漢代的無疑,只有漢代的墓葬才會將墓主人生前的房屋尺寸,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在墓葬中還原。
我將手中的強光手電向著那三口棺材的棺蓋恍去,發現棺蓋上的青苔與棺身份連接處的青苔并沒有新的痕跡,很顯然不是近期被打開的,因此也排除了是那個先我一步下到地宮中的盜墓賊所為。
從三個洞穴的三口棺材的棺蓋打開的程度來看,又好像是有意為之的,因為三個棺蓋掀開的位置竟然是相同的!
當我將手電向著棺材內部照去時,棺材內的主人讓我的頭腦頓時轟鳴了一下,我看到了超出我的認知范圍的景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