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回頭看了看她,將小倩給我的暖貼遞給她讓她握在手上。 “他娘的,這地怎么跟裝了中央空調似的。小蘇,快找找空調開關在哪,這溫度有點低啊!” 我沒有搭理胖子的話,四下的打量著。所有人也都停下了腳步,跟我一樣到處看著。 我們的身前是一條一望無際的長街,路面大約有五米多寬,是天然的石頭路,只是人工的鑿平了。兩旁是一些搭起來的木質結構的建筑,好多都已經塌陷,看上去就像經歷了泥石流的沖刷一樣。幾乎是一間挨著一間,從一些沒有塌陷的房屋看去,是二層的木質建筑。 我不知道這個地下洞穴是怎么形成的,這里給我的視覺沖擊,就像是我們從阿勒泰到羅布泊時,沿途經過的一個個鎮子搬到了地下一般。我想,在這里生活,周圍這種陰暗潮濕的環境,一定是充滿著毒蟲蛇蟻,所有的房屋都是二層的建筑也就不足為奇了! 胖子沖著城中喊了一聲:“我說,朋友!來客人嘿!”他的語調是學著新疆人的發音,配合他破鑼一樣的嗓音,聽起來有些不倫不類。 我看著四周的建筑,有些驚訝,這些建筑的結構居然和很多漢代的遺址有些相像。羅布泊這個地方,在幾千年以前屬于西域。在這里居住的人,有記載的西域三十六國的人種,都是印巴人種,當然,也有一些是新疆的少數民族。我們通常稱之為“塞種人”,用的語言稱之為“塞語”,顧名思義,就是塞外的人使用的塞外語言。 如此說來,這里的建筑不可能和中原的漢代建筑相像,應該和我們印象中的西域遺址里的那些異域建筑相類似。 我將這個看法和眾人說完,所有人也都覺得有些不正常。 胖子就提出了他的觀點:“小蘇,你說有沒有這種可能。當年在督建這個“地心國”城池的時候,負責設計的人,要么是偷學了我們漢代的優良建筑傳統。要么!他們就是從中原來到西域的漢人!” 對于胖子的觀點,我表示贊同。這里的所有建筑,包括城池外面的護城河,以及城墻的建造,都有我們漢代建筑的影子。要 么就是這個傳說中的“地心國”有高手,學會了我們漢代建筑的精髓,要么,就是胖子所分析的,有中原的漢人,參與了這座城池的建造! 依依在接過我給她的暖貼之后,握在手里已經不那么哆嗦了,不時的還將暖貼貼在我的胳膊上,想要幫我暖一暖。實際上,在我們進到城中待了一會后,已經沒有剛進入時的那種陰冷的感覺了,仿佛是我們的到來,給這里帶來了陽氣! 寧姐的隊伍,所有進來的人都規規矩矩的什么都沒有去觸碰,只是集中在街道上,警惕的掃視著四周,等待著進一步的指示。 胖子在進到城門之后,很快的就被旁邊已經倒塌的木屋中,現出的一個黑色的大罐子吸引了過去。叫上張秀秀,他們兩人正在研究著,不時的還交流了一下研究成果,但是出于謹慎始終沒有打開罐子的封口。 我沒有胖子的這種見到陶瓷罐子就被吸引的職業病,掏出強光手電照著四周的木質房屋。從斷裂開的木頭處可以看到很多楔子,并且木頭中有無數的連接整體還未分開,能看到整個房屋的連接,都只是單純的倚靠木頭之間的鑲嵌和楔子的訂卯來完成的。 這樣的發現讓我再一次的被古人的建筑智慧所折服,古時候人們建筑房屋,根本就沒有什么專業的儀器測量,以及經過評估和設計這些。他們完全是通過工匠師傅,按照事先畫好的樣式雷的圖紙,進行施工。這是一個創造的過程,是一個從無到有的哲學問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