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恍如昨日-《德蕓大師兄》
第(2/3)頁
這貨如今總算是穩重了,已經連著好幾年沒拿自己的小命開玩笑。
只不過,眼瞅著同一批的師兄弟們,一個個的全都紅了,孔蕓鵬卻意外的落在了后面。
可是,孔蕓鵬倒是很知足,用他的話來說:鬼門關都走了好幾遭,別的事,我早就看開了。
「今個是您的大日子,我們能不來嘛!」
呃……
怎么聽著感覺像是要結婚啊?
還大日子呢。
一旁的李蕓
東,還是跟個彌勒佛似的:「師哥,今個除了有演出的,其他人都過來了。」
好家伙的!
那得多少人啊?
現在的德蕓社絕對稱的起人多勢眾,整個中國相聲圈再也找不出第二家這么大規模的班社,簽約演員六百多人,單單在京城一地就有八個小劇場,此外在南京、洛陽、長春、哈爾濱、濟南等地都有小劇場。
去年年底,郭德強還終于實現了夙愿,在天津也成立了一家分社,不光是相聲分社,還有鼓曲社,隱退多年的王薇也重新登臺。
刨去在外地的、今天有演出的,剩下的演員要是全都過來的話……
蕭飛現在知道,于清是什么意思了。
他不愿意興師動眾,可郭德強還是要極力的給他辦一個歡迎儀式。
「師哥!」
一個小個子擠到了蕭飛跟前,標志性的一撮毛早就給剪去了,梳著分頭,模樣依稀還能看出當年的影子。
「今個麒麟劇社也沒有演出啊?」
來人是陶蕓揚,不過五年的時間匆匆過去,當年的小小少年如今也長大了。
和師兄弟們相比,陶蕓揚近些年的發展并不順當,關鍵就是,他也不可避免的經歷了變聲期。
那段時間,陶蕓揚的情緒變得非常消沉,蕭飛得著信之后,第一時間就把他給接到了家里,每天通過各種手段幫著他護理嗓子。
雖然童子音沒保住,可總歸恢復的不錯。
只是經歷過倒倉之后,陶蕓揚明顯不像當年那么自信了,再加上長時間沒登臺演出,重新回歸之后,也始終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最后,還得說郭德強,他對陶蕓揚這個徒弟,比對待郭奇林都要上心,為了陶蕓揚,郭德強直接成立看一家京劇社,取名麒麟劇社,為的就是能讓陶蕓揚有個唱戲的地方。
可誰都知道,曲藝沒落是大勢,誰也扭轉不了,德蕓社確實很紅,但紅的只是德蕓社,而不是相聲。
像京劇這種已經快被現代娛樂沖擊到要進博物館的傳統曲藝,更加沒有了生存的空間。
京城當地的京劇社也有不少,可根本沒有一家賺錢的,不光是草根,就連國家隊都是如此。
一幫名家在臺上唱,底下能做十分之一就算不錯了。
也就是每年春晚的舞臺上,保留下來的戲曲節目,還在證明著京劇沒死,依然有人在唱。
但是,翻來覆去的就是那么幾張熟悉的面孔,新人已經很久沒有過冒頭的了。
麒麟劇社剛剛成立的時候,也是照樣賠錢,哪怕是郭德強親自下場,還將一些傳統相聲改編成了京劇拿到舞臺上去演,在里面夾雜了包袱笑料,但觀眾依然不買賬。
蕭飛曾聽欒蕓博說過,麒麟劇社沒個月都得賠上大幾十萬。
可為了陶蕓揚,郭德強愣是咬牙堅持了下來。
如今麒麟劇社已經扭虧為盈,整個京城,指著唱戲能賺錢的,也就只有這么一家班社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