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307章 改組江南國稅局與新稅種-《正德大帝》


    第(1/3)頁

    朱厚照開始有些欣賞伍文定了,對于伍文定,他其實印象不算很深,只知道這家伙是個將才,但也脾氣粗暴,因太監張忠欲奪其參與平定寧王之功而與張忠鬧得不愉快,被王守仁薦舉才去了南直隸當巡撫,以接替嚴嵩。

    現在因為江南稅政改革的事,這伍文定竟直接建言將不愿意改革稅政又不顧江南百姓利益的官員盡皆斬殺,讓朱厚照不得不承認這伍文定真是一外表是文官樣內心其實是殺伐決斷的武官,似乎一言不合就要直接取人性命。

    但事實上,也就只有這樣的官員才鎮得住有心思的官員們。

    王承裕、張晉等雖然心里把伍文定恨得牙根癢癢,但也一時拿不出指責伍文定的理由。

    王守仁心情舒暢了不少,伍文定是他曾經的搭檔,一起背靠背殺過叛軍的,情義自然不是一般官員能比,如今見伍文定站出來支持自己,自然很高興,至少又可以并肩戰斗了不是。

    伍文定也看了王守仁一眼,濃眉不由得一挑,他也不想讓自己這位心學開創者的好友在做閣臣時孤軍奮戰,至于自己這樣做可以讓皇帝高興讓王守仁把自己視作政治同盟在將來繼續提攜自己那不過是順帶而有的意思而已。

    叢蘭對于伍文定此時的炮轟,沒有像王守仁一樣混入了一些私人感情的成分,但他此時也很欣賞伍文定敢站出來同江南財閥斗的勇氣以及洞察官民關系之睿智,至少比黃衷要好些。

    叢蘭挑釁地看了王承裕一眼:“看看吧,連湖廣的伍文定也要改革稅政,你們南直隸與浙江的官員能抵擋住其他各省官員之物議嗎?”

    朱厚照見這些官員都沉默了下來,一時也不知道這些官員們在想什么,有時候他也覺得自己也很難猜透這些官員們的心思,盡管他有東西廠和錦衣衛,但當所有人都只琢磨他一個,而他需要琢磨所有人時,明顯所有人更了解他,而不是他更了解所有人。

    這種時候,朱厚照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主見。

    改革江南稅政,說直接點,就是要加征商稅,因為江南已經不是一個農耕社會,按照收農稅的方式來收商稅,明顯是朝廷吃虧的。

    畢竟,商業文明和農業文明生產力水平是不一樣的,一個是有工業科學技術基礎可以改造自然,一個是靠天吃飯。

    當然,朝廷可以吃虧,不增加在江南商品經濟活動中的利益占有比例,讓江南百姓實現富裕,但是,這樣做的后果只會讓江南出現更多的財閥。

    如今大明也有財閥,當年跟著朱厚照一起加強中央集權那幫官員都得到了國家分股,比如此時主持江南稅政改革的王守仁便是其中之一。

    但這些財閥朱厚照一樣,利益是跟國家收入掛鉤的,你可以說他們是官僚資本家,吸食天下百姓之利,但人家至少不愿意讓大明亡,甚至還要拼命增加國家收入,因為增加國家收入,他就能分得利潤。

    可江南以后出現的財閥不一樣,他們跟國家沒有關系,他們的資本與國家沒有掛鉤,如果可以,他們能出賣整個國家,歷史上的滿清崛起也有江南財閥暗中支持的影子。

    因而,朱厚照不得不擔心這些江南財閥會不會為了自己的利益又搞這種勾結外部勢力的操作。

    畢竟資本無國界嘛,自己這個皇帝和自己領導的大明朝廷一旦不能為其提供利益保護,人家完全可以直接賣掉自己。

    而且,如果讓江南財閥崛起,出現越來越多的民間富商,可能會導致另一個現象發生。

    那樣,中央專制集權肯定會遭到挑戰,西方的民主只怕也會因此出現,歷史證明,西方也的確是先出現資本主義再出現民主思想的。

    可是這種由資本主義帶來的民主思想真的能代表大部分民眾利益嗎?

    朱厚照不是思想家,作為理科生的他無法去區分這些利弊,但他知道,如果大明讓財閥與工廠主說了算,那大明占絕大多數的農民肯定不答應。

    不要小瞧農民,雖然農民的忍耐力超強,但一旦被逼到無法生存的時候,產生的破壞力可以摧毀在他上面的所有階級,甚至可以直接演變出多數人的暴政來,甚至可以連著把什么列強、豪紳地主、軍閥等組成的同盟給壓在地板上摩擦。

    “陛下,伍文定所言乃大逆不道之言!甚至是離經叛道!臣認為,國朝當以禮法治天下,因禮即法也,肉食者之位,非有德者不能居之,以道德治國可開仁政,可利萬民,可延王朝萬世,而以法治國,難有三世之命,如秦亦不過二世而亡,兩宋崇德守禮,明綱紀而申理學,乃有三百年之運,今日只要朝廷官員守德明禮,忠君愛民,自然可令政治清明!”

    戶部主事馮轍在朱厚照還未說話之前,先站了出來,說了幾句,他知道現在要想皇帝陛下放棄改革稅政,就只能在以德治國還是以法治國上面辯倒伍文定,因而,他也不提稅政改不改的事,而是開始把話題引到要不要以德治國上來。

    朱厚照一直覺得讓一個有權力的人公正公平甚至積極處理事務只寄希望其道德水準是很不科學的事,他承認儒家在修身養性上很有一套,也很善于把一個俗人洗腦成一個道德君子,但是,大多數人并不吃他這一套,甚至只是明面上吃背地里不吃這一套。

    如今戶部主事馮轍再次強調以德治國,把帝國的安穩寄托于儒家倫理,這在朱厚照看來,也是一個不是蠢就是壞的主意。

    “以德治國還是以法治國,這是天下文士討論的事,這里是朝堂,不是大學講壇,也不是學堂論壇,我們只論改革江南稅政這事,朕做個假設,如果江南稅政不改革,而任由天下諸省獨江南富的話,會是什么后果!”

    “北方雖然漠南蒙古與漠北蒙古貴族皆流放或遷徙海外,但是在河套、遼東依舊有大量漢蒙雜居者,他們以農業與畜牧為主,而在遼東以北還有女直之漁獵者,在西北還有瓦剌,雖然朝廷現在大軍屯邊,且有武器之優,而不至于有邊患,可你們知不知道,據欽天監測算,北方氣溫已連年下降,北方塞外村落災害頻發,一旦將來北方塞外之地更加嚴寒而朝廷又不足以供應,他們會怎么辦?”

    朱厚照這么一問,熟稔邊務的王守仁說道:“會大舉南下,甚至可能是北方漢蒙滿勢力合盟南下,名義上會推翻我大明江山,實則會搶掠江南之財富,以解決其生存之危機!”

    朱厚照看了王守仁一眼,他很贊賞王守仁這點,能夠直接預見歷史未來,后來的歷史發展不就是如此,滿清、蒙古、漢族官僚這些北方勢力組成強盜集團(八旗)直接南下,以摧枯拉朽之勢蕩平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江南,而自私又沒有遠見甚至還助紂為虐的江南士紳財閥從此一蹶不振,在擁有絕對軍事力量又不沒有民族情感的滿清貴族面前,連半點討價還價的能力都沒有。

    “不僅僅是北方,西南西北之異族土司,即便是河南山東等地之豪強,又怎能讓你江南獨富,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江南不肯以利讓天下,那天下只能以刀劍分江南之利,當年,南宋占據江南之利,能得百年太平,以至于戴白者不知饑饉,還不是因為以歲貢獻北方才成,如今江南稅政若不改,不讓利于朝廷,那將來很可能會出現天下大亂,乃至由異族趁勢崛起,屠掠江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