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國本-《正德大帝》
第(1/3)頁
朱厚照從朱載壘口中知道了整個事情的經過,治國執政已有五十余載的他對這種官員腐敗的事并不覺得奇怪,也沒有像少年皇帝時期一樣的沖冠一怒,直接抄家滅族,甚至他此時的情緒激動程度還及不上朱載壘。
但這不是說朱厚照會輕視這個問題,輕視徐縉這個人。
“這件事,你繼續按照潘固的建議去做,就當拿這錢買個教訓,交學費,流進某些人腰包里的不正當收入,遲早都可以收回來,現在如果朕派東廠去查,也罪責不到他徐縉的頭上,與其如此,只能先放長線釣大魚先釣著。”
朱厚照知道自己現在即便讓東廠把潘固抓起來,同時把徐家鐵廠的負責人也抓起來治罪,自己也依舊沒有證據處置徐縉,畢竟徐縉并沒有參與其間,甚至一旦徐縉丟車保帥,大義滅親,自己還不得不獎掖徐縉。
因而,朱厚照也就沒有想著直接對徐家動手,畢竟現在的朱厚照已經不是少年時的朱厚照,做事更加講究章法,也更加講究思而后動。
而且涉及到立儲的事,朱厚照也沒有想著要隨意處理,他不清楚這些事是誰在設計,幕后還有沒有更大的操盤手,或者自己眼前的這位皇長子朱載壘自己在導演這一切。
年紀越大想得越復雜,做事也反而不那么雷厲風行,朱厚照沒有注意到自己的行為已經發生了改變,但他唯一沒變的是,堅持自己的思考和分析結論。
他不明白一些文官是哪里來的勇氣敢借助支持誰當太子的理由來要求皇子包庇自己,是真不知道自己這個皇帝從來不是一個別人說什么就是什么的皇帝,還是因為人的本性導致認為自己支持你,你就應該回報我,因而,認為自己支持你皇長子當太子,你皇長子自然得照顧我文官的利益?
朱載壘遵照朱厚照的指示沒有繼續聲張這事,聽從了潘固的安排,多出了一筆錢,既向三鑫鐵廠購買了鍍鋅鋼管以代替原有的劣質鋼管,又繼續向徐家的鐵廠購買了一批劣質鋼材。
二皇子朱載塗也通過潘固掌握到了朱載壘“行賄”的把柄,自以為在奪嫡的爭斗中穩操了更多的勝券。
徐縉也通過間接的方式得知了皇長子朱載壘沒有處置潘固甚至也沒有中斷購買自己徐家劣質鋼材的行為,對此他是很高興和很欣慰的。
徐縉自然也并非是硬要通過這種見不的光的方式從皇長子手里得到這種利益,他也不是不知道這件事一旦被皇長子抖了出來會影響到自己,但他還是選擇這么做,無非就是想要試探一下皇長子。
徐縉并不擔心自己徐家鐵廠賣劣質鋼材的事透露到御前,因為至始至終都是潘固主動在與自己徐家聯系,自己不知情,自己徐家更是不知道這批鋼管會被用來做自來水管。
所以,徐縉認為即便陛下知道了,自己最多只是出于不愿意讓朝廷利益白白損失的忠心,讓自己徐家退款,收回賣給潘固的鋼材,到時候自己徐家不但不應該被懲處,還應該被皇帝表揚。
但是那樣的話,就說明皇長子朱載壘并不愿意照顧自己這些文官們的利益,并不愿意與自己這些文官保持一致,自己失去的可能進入內閣的仕途升遷,而皇長子朱載壘也會因此失去自己這些清流文官們支持他的機會。
所以,徐縉這么做就是在試探皇長子朱載壘。
很顯然,皇長子朱載壘的行為是在照顧他這種清流文官領袖的利益,是在給他面子,所以,他很滿意,而不由得說道:“大殿下仁厚啊!有賢君之風,將來堪為人主!”
當然,徐縉也投桃報李,其學生翰林院侍講學士王自弼很快就上疏再次奏請皇帝朱厚照遵循禮法,立嫡以確立國本,言外之意,是讓皇長子朱載壘當太子。
“清流也是人啊,眼里也裝滿了利益”。
朱厚照看見這封奏疏后暗自在心里說了一句。
這種涉及立儲的事,內閣首輔夏言一時不敢隨意票擬,便呈遞上來,由他這個皇帝自己處理,而朱厚照的處理意見很簡單,回復道:“立儲之事,五年后再議。”
除了一些真正的迂腐文官或者不諳世事的年輕文官不理解皇帝陛下為何又要推遲五年外,徐縉等清流文官沒再發表什么意見。
因為,他們其實也不強求皇帝你立即立儲,他們也只是向皇長子朱載壘表個態而已,畢竟你皇長子送我們這么大的利益,我們怎么也得表示一下。
內閣首輔夏言把這一切都看在眼里,雖然他也不知道皇帝陛下朱厚照在打什么算盤,但他也能猜到皇帝陛下如今遲遲不肯立儲是擔心大權旁落和選到不當的人,但他也擔憂儲位一直懸空下去,會令更多的小人從中利益奪嫡的事牟利爭利。
“陛下,立儲之事不宜久懸,臣擔心久而久之,朝臣們的心思將不會放在朝政上,而且會人心散亂,吏治腐敗,造成黨爭”。
夏言勸道。
朱厚照又何嘗不擔心這樣下去會造成現象出現,畢竟歷史上萬歷朝的國本之爭就消耗了不少國力也釀造了黨爭,造成國家就此衰敗下去,因為朝臣和天子整日就為著立太子的事爭斗,結果讓政務荒蕪了下去。
所以,朱厚照沒有斥責夏言這是危言聳聽,但他的確不能現在就從清流文官們所請立朱載壘為太子。
不僅僅是因為他不想讓這些表面正義凜然實則自私自利的清流文官們,資產階級代表們輕易得逞,不想自己的皇權輕易讓位于文官集團,也是因為,他現在還無法確定朱載壘適不適合做大明未來的皇帝!
朱厚照承認自己這位長子在很多方面其實還算不錯,譬如才干與品性。
但這并不夠!
朱厚照還不能確定他能不能為民眾利益出頭,甚至愿意犧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全國家和民眾的利益。
因為他選的是大明的皇帝,是帝國的掌舵者,不僅僅是選朱家的族長那么簡單,他需要自己的繼承者是一個政治家而不是一個政客,而所謂的政治家是要敢于在國家與民眾利益面前向自己的階層動刀子的。
或者再簡單點說,朱厚照還不確定朱載壘有沒有敢為天下百姓出頭的正直與勇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