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武學境界-《華山武圣》
第(2/3)頁
經過這么劃分鮮于通心中就清晰明了,自己混元功大成時就是一流三品,現在紫霞功又練到第六層,掌握了以氣御物的法門,若是靠著這個法門便是已經是氣隨意至,勁隨心到的一流二品的高手,若是不這樣取巧則還算是三品中的高手。
只是縱然同為一個品級也分優劣高下,武道修為本就不能詳細區分,兩人也是大致區分,所以說根據內力深厚程度,武功高明精深不同,便是同一品的高手也可能差別很大。
現在兩人劃分出三流九品的等級,想著貿然拿出來昭告天下總是不好,便現在武當和華山兩派內部用著,時間一長自然就流露出去了。
等到鮮于通父子師徒四人在武當山上過了中秋節,鮮于通就收到了華山派送來的兩封信,一封是岳高二位師叔催促回山主持大局的信件,另一封則是姚明珠和胡青羊兩人的相思之信。
鮮于岐也被胡青牛派遣的藥童找上山來,說是他一走近半年,胡青牛氣急了,讓他抓緊時間回谷。
此時俞岱巖也已經恢復七八成,剩下的傷勢只需要修養兩年即可完全恢復,于是鮮于岐就留下三個藥方,就拜別了鮮于通和兄長俞岱巖,隨藥童回歸蝴蝶谷。
鮮于通現在紫霞神功第六層已經練成一半,想著再和老張交流幾個月就能練成,所以倒是不急著回去,反倒是讓幾名弟子全都帶著回信回去,自己一個人留下武當山上,還美其名曰隨時關注張無忌的傷勢變化,若有需要自己以紫霞神功可相助一臂之力。
張三豐因為要照顧張無忌也不能閉關參研武學,只能每半個月靜修三天,剩余時間也樂得和鮮于通聊些道藏武典,更愿意指點鮮于通,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巖等弟子在山上的也都時長聽二人論武,只是張三豐說得多些,鮮于通說的少些,張三豐說一句鮮于通就要沉寂半晌,武當諸弟子更要半天才明白,而鮮于通說的話則只能讓張三豐停頓一時,武當諸俠也沉思片刻就能想通,就此也能看出眾人武學修為的差距。
張三豐自然最高,鮮于通因為和歐陽默共同研修一年,前段時間又和張三豐談論了三個月,加上擁有對劍魔和獨孤九劍、六脈神劍和逍遙派武學的淺顯了解,也能說出許多新奇趣聞,故國往事和高深見解,所以現在的武學修為僅次于張三豐,俞蓮舟武功雖然在七俠中最高,但是悟性只比宋大和俞三稍強一分,是以也插不上話,但是張翠山悟性絕佳,初時聽十句只能懂三句,過了一個月就能聽懂六句,又聽了幾次就能聽懂八九句,雖然還不能插話,但只要有時間將所學消化,武功便能大進,到時候也未必不能插上一言兩語。
一晃數月,轉眼到了第二年春天,過出了正月,武當山上還有許多積雪未化,鮮于通站在隱仙峰一側看著漫天霧海云云舒,心頭一動,便以六層大成的紫霞真氣緩慢打起了混元掌,過了半晌又突然掌勢一變,換成了鷹蛇生死搏。
鷹蛇生死搏經過鮮于通和靈蛇拳的相融,靈蛇拳中刪去了與鷹蛇生死搏不符的拳路,鷹蛇生死搏內也變化了一些,再經過和張三豐半年的交流,最后72路鷹蛇生死搏增增減減變為了81路,招式繁瑣三成威力卻增加了三成,鮮于通自信憑此絕技已經勝過了各派絕技,應該能和雙手互搏、降龍十八掌、彈指神通、蛤蟆功相比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