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五氣朝元-《拳武鑒》
第(3/3)頁
第一層,點眉心。從頭放松到腳,再從腳放松到頭,再從頭開始放松,感覺到眉心位置放松后,呼吸時,能感覺到自己鼻子上端兩眉之間的眉心一起一伏,數三百六十次。
第二層,貫耳聞。放松到耳旁,呼吸時感覺到自己耳朵旁的皮膚一起一伏,數三百六十次。
第三層,降心火。忘卻呼吸,靜聽心跳,感覺自己心跳的一起一伏。數三百六十次。
第四層,命輪轉。佛家稱肚臍為命輪,數肚臍皮膚上的一起一伏三百六十次(就是呼吸時,人的小腹會微微起伏。)
第五層,知宗祖。意念更加集中,能感覺到肚臍下面脈搏的一起一伏,靜聽其聲。數一百八十次。
第六層,氣自回。數肚臍脈搏一百八十次之后,意念向上感覺到肚臍的一起一伏數一百八十次。
第七層,配坎離。數肚臍脈跳一百八十次,之后意念感受肚臍的一起一伏一百八十次。然后意念繼續上行,感覺到心跳,默數一百八十次。
第八層,耳目新。數臍下脈跳一百八十次,肚臍起伏一百八十次,心跳一百八十次,耳旁起伏一百八十次,眉心起伏一百八十次。
第九層,生反復。從頭放松到腳,然后從腳放松到頭。然后從頭開始放松,放松到眉心,靜數眉心起伏九十次,耳朵旁皮膚起伏九十次,之后放松到胸口,數心跳九十次,放松到肚臍,數肚臍起伏九十次,然后意念集中,數臍下脈跳九十次,之后從臍下脈跳往上數肚臍起伏,心跳,耳畔,眉心皮膚起伏各九十次。
第十層,通造化。長期每日堅持這樣修行,達到一種類似于可以觀察到自身五臟六腑的返觀內照層次。是以圣人陳陰陽,筋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如是則內外調和,邪不能害,耳目聰明,氣立如故。
最下面是呂洞賓寫的一首詩: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陰陽生返復,普化一聲雷。白云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肉眼。見近不見遠,見前不見后,見外不見內,見晝不見夜,見上不見下。因有此礙,故求天眼。而相傳佛道兩教有修行高深之人,能開天眼。遠近皆見,前后、內外、晝夜、上下悉皆無礙。
天眼能內視己身,看到氣在自己內部的運行,還有五臟六腑以及骨骼各方面的情況。由于練功時經常意守一個部位,意到氣到,這里的氣就越攢越多,氣多就產生能量,能量聚到一定層次時,由量變到質變,開始產生圖像了,以呈像的方式展現神奇,突然看到五臟六腑。
李冰洋想,或許這門功夫最后的通造化,就是俗稱的開天眼吧。似乎明白了很多,但是功夫層層遞進,終究要實際修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