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五十三章 消失的法門—李冰洋之死(大結局)-《拳武鑒》


    第(3/3)頁

    知樂法的核心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共一十六字。

    對于學習,了解怎么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的人。

    內省法由內入外,正心修身,齊家冶國。

    九而知樂法,本為由外入內之法。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冶其國;欲冶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其實所謂的知,好,樂。三重境界。其根本在于引導。

    一個孩子自己去控制自己的情緒很難,可是如果有大人的教育和引導就會簡單很多。

    大多數人小時候不喜歡學習某些學科,是因為討厭傳授者,而不是因為對于學科的本能反感。

    而孩子們喜歡某個老師,那他們這課成績也會很快提升起來。

    所以老師不僅要知道怎么傳授知識,更要注意自己在傳授知識的趣味性。干巴巴的東西對孩子的吸引自然有限,如果能開發出各種相應游戲,或者在生活中找到與這些知識相對應的有趣的事。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孩子們自然也就從知之者慢慢變為好之者,樂知者。

    而傳授者桃李滿天下,哪里還有不快樂的道理呢,由外入內,反哺自身。你自然也會享受傳授知識的快樂。在這個傳授過程中,溫故而知新,你原有的知識自然也更加深厚,也更能運用自如。

    古來有信徒,學者,修行者。能信者未必能學。中間苦楚,學者自知。學者能了明經意,通達卷章。奉行者寥寥無幾,凡有得其中精髓者,皆號修者,為一門一派之中流砥柱。

    十(修心法—神照經)

    注:在山上采藥的白眉老頭不知道大家還記沒記住,這是他預測未來的本領。

    此法,名為神照經,也有人稱照玄法,或解夢法。此法來源于周公。具體過程我用白話文解釋。

    第一層,記錄自己每天的夢境和每天現實生活的情況。

    第二層,在大量記錄后開始進行夢境于現實生活的比對,從而獲得自己的心理活動周期,按照自己的心理活動周期對自己的日常工作進行安排。

    第三層,在明白自己心理活動周期后,開始查詢自己日常生活中記錄的重復但無意義的事情,并且適當減少,同時記錄自己在這段時間的夢境變化。之后恢復原有生活狀態,記錄夢境。比較在這個過程前后,夢境中相同和不同的部分,從而對自己的內心潛意識活動有更深了解,并且因為夢境是環境的構建,在現實生活中,這個階段對于環境變化和環境掌握也會更為深入。

    第四層,通過對于前后夢境的比較,尤其是某些時候夢的預示作用,根據自己明天的心理活動情況和這段時間的活動跡象,預測自己明天乃至未來一段時期可能發生的有影響的事。在預測中會運用到一些傳統運算方法,涉及易經和連山歸藏和河圖洛書。

    之后通過比對,提高自己的預測能力,提高自己預測的準確性。從這個角度看,周公在家傳這一方面的積累已經無限接近甚至等同于文王了,至誠之道,可以前知。但是通過對周公生活環境和成長足跡的分析,發現到這一步遠遠沒有結束。

    第五層,在提高預測準確率的過程,大量詢問附近不同環境,不同階層,不同體質中具有代表性的人,并且詳細記錄了他們一段時間的夢境和現實生活情況。在這個過程中,周公有利用到自己的身份地位。并且認為外界人為因素是對預測準確率的最大干擾素,進一步彌補了自己在這個情況的不足。因此也對潛意識和心理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六層,通過比對分析,獲得別人的心理活動周期,根據其接觸人群和生活環境,并且對別人的行為軌跡和未來幾天內可能發生的事情進行預測,甚至可以推測別人家庭環境。(涉及文王卦算)

    第七層,在掌握別人心理和行為動態的情況下,根據別人的心理活動周期和心理活動盲區,對此人進行未來一段時間工作任務的安排或者發起相對應的攻擊打擊。

    第八層,根據對于環境預測的掌握,明白事情發展規律,有效的進行未雨綢繆的活動,消滅不利因素。(包括建議別人更改自己的行為方式,從而避免禍端,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改命。)

    后續內容涉及易經修行,和天人合一有關,比較復雜,不好用白話解釋,在此不做贅述。

    周公個人成長經歷如下。

    小時候喜歡記錄自己的夢境,后來文王被囚禁七年,鉆研八卦。歸來后教政武王,把自己的先天八卦等本領傳給周公,外交上任用散宜生等人,軍事上任用姜子牙,為后來國家強盛打下基礎。周公也是在這個條件上,跟隨這些能臣積累了很多經驗。

    后武王伐紂,建立西周,不久后病逝。成王繼位,武王臨終前托政于周公。

    后來管叔蔡叔叛亂,周公東征平定暴亂。在東征過程中,我通過很多資料,包括野史,了解到了周公有向人問夢的情況,以此來了解掌握將領的個人情況和士兵的一些行為習慣。尤其是面對管叔蔡叔的叛亂,他派出人了解所在地生活情況和居民大多數的做夢情況,以此在最短時間內推測出了管叔蔡叔的政冶冶理環境和百姓生活條件,從而獲得了攻擊盲區。以極少的傷亡平定暴亂。這應該是周公解夢的來源。但有意思的遠不止如此。

    平定暴亂后,周公采取了分邦建國,制作禮樂,明德慎罰,敬天保民等措施,不僅迅速的恢復了當地的生活情況,而且還政于民,讓當地百姓從心理上認同周王朝的統冶地位。之后輔佐成王過程中,他也多次未雨綢繆,從思想心理入手,以極高的手段完成了替代。

    如果說武王是物質上伐紂的成功,那么周公就是在物質成功了后,用短短四五年時間,就讓人民認同了周朝統冶的合法性,取代了商朝五百年影響。這個手段可以說是很高超的。

    當然最讓人佩服的是他的功成身退,在成王長大后,他歸政于成王,返回自己的封地。

    所以有些古籍上說周公能知吉祥險惡,辨明忠奸,查福禍。我覺得有一定道理。

    下冊以精神修煉法,和拳學架子修煉法為主。在修煉拳學架子之前,切記務必修行基本功。將基本功達到要求。沒有力量的拳法,傷不到人。

    煉神在傳統武學之中,煉神功法又被稱為心法,心法和氣功屬于同等境界,都不等同于內功。

    十一(煉神法—七步浮屠錄)

    第一層是略知門內事,就是從佛以后,對于神事(各個佛陀的顯化故事)。鬼事(佛教的地獄惡鬼故事),禮事(敬奉各個佛陀菩薩羅漢的不同方法和禁忌)。法事(對于惡鬼纏身,或者請神許愿的儀式)。香事(會看香),卦夢之事(能解夢占卦)。其中一門略有了解,并不斷深研。

    如欲修行古之經典,可以了解古代經典的著作者生平,成書年代記事,與書籍背景有關的事跡,以及這本書后來所影響的其他類似書籍。進行簡單了解之后,可以真正的開始修行此書。第一步即了解背景,至于程度深淺,以自己的想法為主,你覺得夠了,就可以開始第二層的修行。但是這一個步驟必須進行。

    第二層是擇宗入法門,選擇一個佛教或者道教的神佛人物開始供奉,等于說是成為他們的信徒,并且開始修行一部與他們有關的佛教或道教經文,直至將之背會。

    即熟讀成誦,了解背景的基礎上,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這本書籍,開始熟讀,直到能夠自然流暢的背誦下來。

    第三層是經文心中寫,將所背會的經文,一筆一劃在腦海中寫出來,直到在腦海中一氣呵成,沒有出現任何筆畫錯誤為止。

    第四層心中有佛法,將經文在腦海中寫出來之后,擇取經文要義,寫入腦海,同時在腦海中寫入經文要義的時候應該做到,寫完第一個字寫第二個字的時候,第一個字依然保留在腦海中,繼續到寫第二句話的時候,第一句話仍然完整的保留在腦海里你所寫它的位置。最后達到閉眼如觀書一般,一旦閉眼,腦海中佛法經文要義皆盡現于心。此法是鞏固基礎,以慢練為主。

    第五層是萬里云游路,一步一經文。在第四步的基礎上,鍛煉精神之活動,先擇取安靜平坦之路,比如學校操場,公園,每走一步,腦海中一個經文從筆畫開始自然成型。之后開始走下一步,在固定時間內,可以查看自己大約走了多遠,直到能夠在走路寫字之時,保證自己能夠觀看周圍的路況。之后云游數處,一方面觀察民間風情疾苦,能一方面從其他了解或者修行這種經書的大家請教,增進見識廣聞。至覺行程圓滿。道心堅定,可以返回。(達到自然而然的狀態,即我佛蓮華隨步踏,青羅法相處處生)

    第六層受法結因果,承善渡眾生。在第五步的修行路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難處,有許許多多的人幫助你,你應該記在心里,因為沒有他們的一餐一水,壹飯壹粥,云游者活不過萬里云游。達不到行程圓滿,最后的下場會是道心未定身先死。所以行程圓滿之后,返回途中有行善的機會應當毫不遲疑,同時如果能遇到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有機會當幫助對方,了結自身因果。另一方面,返回途中的時候,你對佛經的要義理解已經達到了極高的層次,下一步應該是真正的奉行佛法,普度眾生,如何普度。根據經中要義所在,如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謙友勇,明和忍克愛等,凡有所修,應有所記,錄于紙筆。同時分類,記載,如哪一件事是用智慧幫助了別人,哪一件事使用勇氣救助了別人等。在救人的過程中不要報姓名門戶,否則徒增因果,沾染麻煩,天上有值日功曹巡看,功德不忘,善行不消。f凡所悟之字善行圓滿,可以進入下一步最高層次的修行。

    其他經書的修行者同樣以此為根基,將經書要義,精簡至一字在心,錄于紙筆,以防遺忘。喜歡自己所喜歡的內容,就根據自己所喜歡的內容奉法修行,這是修者的根本。等到經書之中,你所發現的經文要義,你自己全部奉行過的時候,意味著你第六重境界大成。

    第七層身至菩提樹下,心如彼岸花開。留心沙彌世界,得道謂之佛陀。歸來之后,將自己的善行整理,還有游行中感悟寫下來。之后遁入佛門非常關,從心而專一佛法。能感知萬物皆有佛心佛性,直至思想至誠無垢。能覺吉祥危險。

    此法以精神活躍為主,練到極處,一言使人開悟,一語令人著迷。修煉之法甚為簡單,閉目聽曲而計數,曲畢而數出。可以聽現代音樂,快音樂。最好選擇自己不熟悉的音樂,從慢歌到快音樂,一步步把自己思維的速度提升上來,以幫助下一重境界的修行。

    十二、(樁功—金雞法)有改動

    第一層,單腿站,,一腳提起,另一腳立地挺直。兩腿均能單腿支撐半小時身體不晃,久之腿立地可穩,發手有力。此方法幫助人尋找重心,效果明顯。但是有利必有弊,它是以一個腿為主,對于另一個腿未免有些忽視。所以在鍛煉的過程中,盡量讓兩個腿訓練時間相同。如左腿支撐了五分鐘,右腿也支撐五分鐘。這樣有助于穩固重心。不然容易發生走路的時候,一腳重一腳輕的現象,目的是穩重提升。

    第二層,虛步單腿站,兩腿動作如虛步一般,后腿下蹲的時候注意膝蓋不能超過腳尖,前腿不沾地,兩腿各虛步單腿站支撐十五分鐘,則腿立地生根,更加穩固。

    第三層,閉眼單腿站,其余要點同單腿站,堅持十五分鐘以上不動。這個方法鍛煉自己心中把握時間的能力。而且盡量讓,兩個腿閉眼單腿站的時間相同。

    第四層,閉眼虛步單腿站,又稱虛提閉目。兩眼閉合,一腿在前提起,另一腿在后屈膝支撐,膝蓋不能超過腳尖,堅持十五分鐘。有養心凝神的效果。注意在自己心里計數,把握時間。

    第五層,無極樁,渾圓樁,三體式等樁功要點(各家要點不同,我建議只取最基本的要點,至于其他的要點,以后練拳者本人可以慢慢矯正),以閉眼為主,兩腿委曲站立,站的時間不重要,重要的是心中有數,也就是自己在站完的時候,可以大約答出自己占了多長時間,培養自己的時間性。其次要在閉眼之中,體悟自己身體的勁力。

    第六層馬步樁。馬步樁分為三大步。

    第一步,兩腳與肩同寬,腳尖微微向外,抬頭目視前方,沉肩,雙手環抱。

    第二步,腳尖向外,膝蓋微微向身體內側用力(注意膝蓋不要超過腳尖),能幫助練習步法的勁力和轉身的勁力。

    第三步,重心下移,膝蓋不要超過腳尖。同時保證自己身體端正,腰身挺直(這個直是一塊木板那樣,不是現在通俗意義上說的腰身挺直),這樣對彈腿,跳躍,千斤墜等發力有一定好處。

    第七層,站公交,站公交的時候雙手不要扶任何東西,這個就沒有什么要點了,能站穩就是功夫。

    第八層,閉眼站公交,因為人在閉眼的時候,經常會產生錯誤的判斷,能在閉眼的時候站穩公交,表明自己的身體已經能夠化解一些力量。說那么多沒用,你閉眼去公交上站站就知道了(雙手不要扶任何東西)

    第九層,在橫立的磚頭上,行走,練拳,乃至走拳術的打法。到最后打沙袋。

    第十層,在豎立的磚頭上行走,練拳,走拳術的打法,到最后打沙袋。

    十三(呼吸功—行氣法)

    我從它的整個衍生過程來說。同樣有一點內容需要說明,在我們傳統的修煉方法中,呼吸只是氣功,而不是內功,內功不是初學者修煉的內容,而是呼吸功法和精神的修煉方法練到極致之后,才可以去修煉的內容。

    第一層,閉氣,在水里閉氣,看看自己能堅持多長時間,只練習閉氣。

    第二層,吸必深,吐必盡。察覺到吸氣吐氣對內臟的效果,因此吸氣吸到不能再吸,吐氣吐到不能在吐。

    第三層,三者結合,吸必深,吐必盡,閉氣長,吸氣到最長,閉氣閉到不能再閉,吐氣吐到不能在吐。

    第四層,發現吐氣,吸氣,閉氣之間的規律,心中默記時間。吸氣的時間和吐氣的時間控制相同,閉氣的時間要盡量等同于吸氣的時間加上吐氣的時間。

    第五層,入脈,在進行呼吸法的修煉之時,能夠察覺到自己的脈跳。按照脈經所說,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數脈跳,然后調整呼吸之間的規律。

    第六層,行氣,逐漸加深呼吸。呼和吸都以三的倍數進行,假如吸氣,閉氣,吐氣的節奏是3.6.3,則是最開始的狀態。之后逐漸深入吸氣,閉氣,吐氣。6.12.6。繼續深入9.18.9

    吸氣約一百八十秒,閉氣,吐氣的時間節奏為180.360.180.此為行氣的終點。

    第七層:內聽,在第六層的節奏上,繼續深入。使自己的身體放松,鼻息達到均勻。然后沉下心來,聽自己的心跳,不能靠感覺,必須是聽到了自己的心跳。靜靜的數自己的心跳,數到三百六十次。中間不能忘記數字,一旦忘記,從頭再來。有放松精神的效果

    第八層,入微,在第七層的基礎上,數完自己的心跳之后,開始察覺自己在呼吸時候肚臍的一起一伏,一起一伏為一次。數到三百六十次。中間不能忘記數字,一旦忘記,從頭再來。有放松精神深入呼吸的效果。

    第九層,命蒂,肚臍又被中醫稱為神闕,命蒂。在第七層的基礎上,數完肚臍的一起一伏之后。做到能夠聽到肚臍之內,經脈跳動的聲音,從一數到三百六十。

    第十層,胎息,在第九層的基礎上,呼吸會越來越緩慢,練到較深的層次,肚臍會自然而然的呼吸,久之吸氣則微微帶動毛孔,肚臍同時呼氣。此為胎息。是呼吸法的至高境界。

    行氣銘:行氣,深則蓄(第一層),蓄則伸(第二層),伸則下(第三層),下則定(第四層),定則固(第五層),固則萌(第六層),萌則長(第七層),長則復(第八層),復則天(第九層,天指先天嬰兒)。天幾舂在上,地幾舂在下。順則生,逆則死(第十層

    天人合一法(儒家)

    儒家天人合一,始于言行一致,經知行合一(即自己的行動做法能完全體現自己的知識),行一諾千金之事,有言出法隨之召。隨后才是天人合一。也就是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第一-階段。隨后言行-致是第二階段,知行合一是第三階段。然后天人合一是第四階段

    還有很多傳統修行方法沒有寫到,包括儒家,道家,兵家,甚至中醫。

    駒隙長流,人生樂事,天真本是無愁,何用多求!憐他奔波朝夕,甘作馬牛。嘆事還孤鴻盡去,身與流螢共寄,爭知擾攘征途,頓然化作蜉蝣。追念黃金白玉,縱盈滿,怎肯把人留!世情隆污,人才難數,功績不能揚父母,身名先辱。憶東陵晦跡,彭澤歸來,姑借瓜田自娛,松菊慶觥籌。何向風塵覓生活,計較剛柔;眼前盜跖,沒后東樓。睹此情由,杜鵑聲斷,血淚滿枝頭。

    我是儽神,特別感謝美創小說對我所寫的少年武宗的支持,我記得您說過希望能給您來一沓這樣不藏私的書,一沓可能我寫不出來,那么這本書最后的內容,就當是我對您宣傳少年武宗的感謝吧!

    為人不開口,神仙難下手。我在圈子之外,也無意加入傳武各類圈子的紛爭之中,小說難免虛擬,如果所寫有冒犯之處,希望各位前輩海涵。

    我今后也會少說多看,不作妄語。本章為我個人傳家立業之作,望請手下留情,莫要封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