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第三師渡江-《北洋梟雄》
第(2/3)頁
那些炮艦普遍裝備的都是一百毫米或者一百二十毫米的艦炮,還有部分三英寸級別的艦炮,雖然說艦炮在射程和射速上都好由于同時代的陸軍野戰炮,但是奉軍的野戰炮數量卻是夠多了。
金陵一線,奉軍能夠匯集起來大約一百多門七十五毫米口徑的火炮,其中還有十六門一百毫米野戰加農炮,而對面的皖軍的炮艦要是來阻攔的話,撐死了也就十幾二十門火炮而已,一對一干不過你,我十打一難道干不過你。
至于說皖軍的其他野戰炮,基本都是部署在金陵東面,不可能冒險部署到靠近前線的金陵西面地區的,要是冒險靠前部署的話,奉軍就不先渡江了,第十四師和第一混成旅都會直接向前進攻,先把這些炮兵陣地給摧毀了再說。
通盤考慮了片刻后,趙東云還是在這個作戰計劃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看到趙東云簽下了名字,石陽林也是松了一口氣。
雖然趙東云很少批駁作戰處提出的各種作戰計劃,但是有時候也是會批駁的,而一旦被批駁后,就代表了作戰處的工作失誤,這對于石陽林來說是很不利的。
作戰處地位特殊,石陽林也相應的承受了極大的壓力,位卑權重的可是被諸多奉軍將領們盯著呢,尤其是那些窺視作戰處處長一職的少`將們,巴不得石陽林出現失誤,然后好自己去接替這個前程遠大的職位。
趙東云批準了第三師的渡江計劃后,作戰處就是發下了相關的作戰指令!
金陵北岸的徐邦杰接到了作戰命令后,雖然對此心中抱有些許的擔憂,但是也沒敢說直接違背作戰處的命令。
統帥部作戰處的命令,就是奉軍的最高命令,發出來的每一個命令可以說都是代表了趙東云的直接命令。
不過既然要渡江,他就得和身在南岸的孟恩遠進行聯絡溝通,畢竟第三師的渡江還是需要第十四師大力接應的。
十月十六號,距離第四軍正式渡江八天后,第十四師在金陵西面的長江段開始接應第三師渡江。
和在和州、當涂一線渡江困難重重不同,由于第三師的渡江并不攜帶炮兵等必須把要浮橋才能承載的重武器裝備,反正那些火炮部署在北岸一樣能夠炮擊金陵,所以第三師的輕裝渡江則是主要依靠船只運輸,而過江后所需的彈藥供應,也有第四軍臨時供應。
至于浮橋的搭建工作,恐怕是要等拿下金陵以后了。
當察覺到了對面的奉軍第三師要渡江后,段祺瑞當即就是命令部隊對金陵西面的奉軍部隊發起了反攻,同時還讓駐防在金陵的三艘淺水炮艦前往炮擊攔截。
對于皖軍的反攻和派出炮艦進行攔截,奉軍也是早有準備,第十四師早已經是設下了堅固的防線,把皖軍的反攻給抵擋了下來,此外奉軍的十多門一百毫米加農炮和大量的七十五毫米炮彈也是朝著那三艘炮艦開始密集的炮擊,阻攔這三艘炮艦的沿江而上。
長江就那么大一點,那三艘炮艦雖然噸位小,但是好歹也是長寬數十米的大家伙呢,在狹小的長江根本無法機動,隨著密集的炮彈落下,他們根本就無法進行其有效的規避,雖然奉軍打出的炮彈對于戰艦而言威力都不算大,但關鍵的是人家這三艘炮艦也不是什么大家伙啊,防護能力也有限的很。
這剛冒險向上行駛了幾公里,為首的一艘炮艦就已經是被命中了十余發炮彈,雖然不至于被擊沉之類的,但是上層建筑也是傷痕累累,而更關鍵的是水兵死傷慘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