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死傷慘重-《北洋梟雄》
第(1/3)頁
都說一將成萬骨枯,楊德明獲得趙東云的一聲‘他打的還湊合’,第十四師付出的卻是高達兩千多人的傷亡。
直接陣亡的就是高達八百多人,其余輕重傷的更多,第十四師的突破說是用那些士兵們用一路的尸骨鋪就的也不為過。
然而對于第十四師的諸多傷亡,很多人都是選擇了無視,尤其是高級將領,包括趙東云,孟恩遠,楊德明在內其實他們都不太在乎區區數千人的死傷。
趙東云不用說了,身為一個軍政利益集團的最高統帥,奉軍自從入關以來他每天都會受到多少人死傷的報告,幾百人,幾千人,奉軍從去年入關以來,累計傷亡人數已經超過六萬人次,其中陣亡者就超過萬人。
還有數以萬計的傷者,這些傷者中那些重傷被迫截肢的人非常多。
這數萬人的傷亡就代表著數萬個家庭失去了他們的支柱,妻子失去了丈夫,母親失去了兒子。
可是這些家庭的傷痛卻是從來都沒有被趙東云以及高級將領們放在心上。
那些活生生的性命在他們眼中不過是一個個數據而已。
如果說有一個職業是最冷血的,毫無疑問是軍人,這說的軍人還不是那些士兵,而是那些一心想著大勝仗的軍官們,尤其是高將領,從古至今的那些名將們,絕大部分都是冷血動物。
他們把一條條生命看成一種耗材,和子彈、炮彈無疑。
日俄戰爭里日`軍的所謂肉`彈戰術更是把這種思維體現的淋漓盡致,在乃木希典看來,士兵就是用來消耗敵軍子彈的消耗品而已。
奉軍里的高級將領雖然不如乃木希典那么變態,但是也好不到哪里去,而且出身越高的人越是這樣,楊德明別看他斯斯文文,但是整個人就是一個戰爭機器,親自指揮麾下的第十四師發起進攻時,他關心的只是勝利和第十四師戰斗力的提高,為了勝利付出幾千人的死傷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為了讓第十四師迅速成長為和第三師一樣的軍隊,哪怕是死傷十個新兵,換回來一個經歷戰爭洗禮的老兵,那也是值得的。
也許有人說這是一種理智,但是理智往往卻是最殘酷的。
也許有人說戰爭是一種藝術,是值得夸贊、贊揚的事,但戰爭實際上是殘酷到普通人不愿面對的一種事。
興許普通人在小說、電影里看到戰爭有多么輝煌,但是你真讓他到現實的戰場里走一圈,看過了滿地滿地的尸體,支離破碎的軀體,保證這會是他一輩子都揮不去噩夢。
所幸的是,奉軍在金陵外圍打掃戰場的時候,沒有普通人存在,那些帶著口罩的士兵們把一具具陣亡士兵堆積在一起,里頭有穿著青灰色軍服的奉軍士兵,也有著穿著深藍色軍服的皖軍士兵。
盡管奉軍打掃戰場的時間比較早,但是如今已經進入四月份,在江南的這片悶熱潮濕的土地里,失去了生命的尸體腐爛的非常快,更別說還有眾多破碎到連人型都拼不出來的肉塊了。
戰斗過后的戰場,再加上太陽已經下山,灰暗的天色下的這片土地彷佛人間地獄一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