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突圍之戰-《北洋梟雄》
第(2/3)頁
當天,段祺瑞就是召集了麾下的一群將領們商討如何撤出金陵的事,有的人說要從東方突圍,直接打掉第一混成旅,然后去鎮江,屆時自己匯集第四師以及一大票兩江陸軍,順道干掉第十師也不是不可能的事,這樣也就能夠順道收復鎮江以東的廣大蘇南地區,在鎮江建立防線,阻擋奉軍東進的步伐。
也有的人說朝著西突圍,因為西邊有著第二混成旅可以接應,只要皖軍匯集主力朝著西部突圍,和第二混成旅一起,未必不能突破敵軍第十四師和第三師的攔截,然后就繼續一路朝著西南而去,退往江西。
然而這樣一來,也就等于宣告放棄整個江南地區,甚至放棄了浙江。
也有的人說直接朝著南方突圍,該方向的奉軍兵力不多,只有一個缺編了第三十三團的第九師而已,突圍的可能性非常大,只要能夠突圍,就能夠一路朝著句容、溧水一帶南下,后續可以東進常州和無錫,也可以直接南下湖州、杭州。
這樣選擇性比較大,而且也有可能收回江南地區,保住浙北地區。
然而朝著東面和南面突圍都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那就是先不說突圍能不能成功,就算成功率,后續也有可能面對著奉軍主力的追擊以及包抄,到時候有可能會把皖軍剩余的近十萬部隊都喪失在江南地區,這對于皖系而言是致命性的,比丟失了整個江南都要致命。
因為軍隊才是皖系的根本,有了軍隊才能夠搶占地盤,沒有了軍隊談什么地盤都是虛的。
雖然已經決定了要走,但是從那個方向走卻是段祺瑞短時間內也無法決定的。
然而奉軍留給段祺瑞由于決定的時間已經不多了,第十師一路高速行軍,由于路上沒遇上什么阻礙,他們在四月二十四號的就已經是順利抵達鎮江外圍,并迅速對鎮江發起了進攻。
第十師在海軍艦隊的艦炮支援下發起進攻,皖軍第九師和第十師根本就無法抵擋,第一天就是顯出了敗局。
對此,段祺瑞終于是下了突圍的決心,而突圍的方向就是向南。
四月二十五號,段祺瑞親自指揮金陵城內、外圍地區的近五萬皖軍朝著南方發起突圍作戰,充當突圍前鋒的自然是第四師,這倒不是說段祺瑞故意把其他皖軍兩江部隊放在后頭斷后,而是因為要想成功突圍,只有第四師才有能力撕破第九師的防線,從而為大軍打開一個缺口。
皖軍的突圍戰役一打響,其戰術意圖就是被孟恩遠猜到了,這能不猜到嗎,原本和第十四師、第三師作戰的皖軍第四師突然全軍抽調到了南面,并朝著第九師發起了反攻,傻子都能看得出來段祺瑞這是要突圍了。
“想要跑,就算要走也得把我給第四師留下來!”孟恩遠自然是不會輕易把皖軍放走的,整個江南戰爭雖然說是為了奪取江南這個賦稅重地,但是更主要的還是為了殲滅皖軍的有生力量。
而皖軍那么多,大部分的兩江省軍部隊都不是奉軍的主要目標,整個江南戰略,奉軍的目標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分割包圍第二混成旅和第四師,然后匯集兵力殲滅第二混成旅和第四師。
盡管奉軍和第二混成旅的當涂一戰損失了一個第四混成旅和第三十三團,導致上述兩部現在加起來都只剩下三千人不到,然而第二混成旅也好不到那里去,從巔峰時期的一萬兩千多人打到只剩下現在的六千多人,說是已經被打殘了也不為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