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突圍之戰-《北洋梟雄》
第(3/3)頁
然而皖軍的另外一支主力第四師卻是主力為損,前后損失了幾千人對于兵力高達兩萬多人的第四師來說并不算什么,只要稍微補充幾千新兵,休整個把月就能夠緩過氣來,到時候第四師就能夠輕易恢復巔峰戰力。
而這種情況是孟恩遠,是趙東云不允許發生的。
段祺瑞的第四師就如同一根大夏的核心支柱一樣。撐起了皖系的一片天空,只要第四師還在,那么皖系就能夠輕易崛起。
只是要想留下第四師,其難度比拿下整個江南更加困難。
這從第九師攔截第四師的戰斗就可以看的出來,第九師雖然拼命阻攔,但是在高達兩萬人的第四師發起全力進攻時,依舊抵擋的非常勉強,一個上午不到,就是被迫撤退了五公里。
這個時候,孟恩遠也是知道依靠第九師是無法完成攔截敵人的任務,當即他就是果斷下令讓第三師迅速增援第九師。
然而這個增援并不是說直接繞到第九師參與攔截作戰,而是命令第三師朝著第四師的側翼發起進攻。
他不僅僅要攔住第四師的突圍,他更是要趁著這個機會給第四師重創,進而徹底殲滅這支讓無數蘇系奉軍將領牽腸掛肚的敵軍。
第四師強悍,然而第九師和第三師也是奉軍里的三大王牌部隊,其中的第九師雖然在之前的戰斗中受創不小,戰斗力有所下降,但是第三師卻是依舊保持了大部分的戰斗力。
當第三師朝著第四師的側翼發起進攻時,其猛烈的攻勢可不是尋常部隊能夠抵擋下來,掩護第四師側翼的一個兩江步兵旅只堅持了半天時間就是被迫撤退,最后段祺瑞被迫抽調第四師補充旅用于抵擋第三師的進攻步伐。
而第四師的第六旅、第七旅兩部依舊以第六旅為主,朝著第九師的陣地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跟在第四師后頭的,乃是更多的皖軍兩江部隊,他們要阻擋奉軍第十四師和第一混成旅的夾擊,雖然說這些皖軍兩江勝局的數量不少,但是面對第十四師和第一混成旅的進攻大多也是抵擋不住的。
皖軍的突圍,就是導致了金陵方向的戰斗從城區轉移到了南部郊區。
一個要走,一個要攔,雙方都是知道持續多時的金陵戰事已經快到了決出勝負的最后階段,不管是孟恩遠、顧藍玉這些高級將領還是那些普通軍官一個個都是不敢松懈,敦促著麾下的士兵發起最猛烈的攻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