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扶持工業-《北洋梟雄》
第(3/3)頁
如果說出口、換取外匯的任務不算緊迫,那么現在大規模向外國進口工業產品就是讓中國的國際貿易處于一種非常不利的局面,大量資金用于向外國購買設備、軍火等,導致大量的真金白銀外流,這對于中國的現在的經濟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更別說大規模的進口外國產品還會壓制國內產品的銷量。
然而要想改變目前的情況,就得需要中國能夠自行生產這些工業產品,質量甭管好壞,你得現有了,質量差大不了就買便宜一些,依靠價格低廉和外國產品進行競爭。
基于多種考慮,這才讓趙東云有了大力扶持重工業的想法,他也不要求國內一下子就冒出幾個比肩西門子,通用電氣這種的科研巨頭企業來,也不要求國內短時間出現什么企業的產品能夠銷往全球,只要國內出現一大批后世國人看不起的作坊式工廠,只要這些工廠的產品能夠占據一定份額的國內市場,他就很滿足了。
現在的最重要的任務還是自產自足,避免大量進口導致資金的外流。
不過說起這個任務,其實當代的中國重工業發展還是很難滿足這任務的,重工業要發展起來,沒有個十幾二十年時間根本就形成不了規模。現階段來說,能夠短時間內大量發展起來,充實財政,并和外國產品進行競爭,阻擋大量資金外流的還得靠輕工業。
紡織業、面粉業、日常化工等輕工業都是來錢快的行業,而且輕工業都是有著一個普遍的特性,那就是屬于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這能夠培養大量的產業工人,而這些產業工業拿了工資后,又能夠反過來對日常工業產品進行消費,這等于又是擴大了國內的工業產品的消費市場。
別看`中國現在人口好幾億,但是日常工業產品的市場并不大,因為當代中國的社會模式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小農經濟社會,農村地區都是男耕女織,自給自足,近代那些洋人打開了中國的通商口岸,但是卻很難打開中國數億人口的農村市場,最明顯的就是布匹了,別看現在國內各種洋布、國產機制布橫行,但實際上占據國內民眾穿的,尤其是農民穿的還是各種自己手工織的徒步,就算是買布,很多人也是偏向于便宜、厚實的土布。那些花紋精美的機制布一般都只能在城市里售賣。
毫不客氣的說,這個時代的中國紡織市場還具有極大的潛力發掘空間,問題現在的社會模式情況下根本挖掘不出來。
其他的面粉、肥皂、火柴等少數幾個商品也是當代中國僅有幾種可以大量銷售的輕工業產品,面粉和肥皂主要面對城市,而火柴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商品卻是面向全國,國內農村地區的民眾對機制布和面粉沒有興趣,也消費不起,但是火柴還是會買的
另外煤油燈也是一個大宗消費產品,不過這個產品涉及到石油,現在基本都被那些洋行把持,把國內企業沒啥關系,頂多就是做個代理而已。
盡管心中對重工業抱有極大的期待,但是他也很清楚,要想真正的讓國家的賦稅提高上去,提高普通民眾的生活水平,現在還得依靠輕工業和農業。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