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段祺瑞進京-《北洋梟雄》
第(2/3)頁
除了這些正統的皖軍外,還有一支皖軍的旁系部隊,也就是姜桂題的第六混成旅,此外還有王占元的第七師。
此外還有姜桂題的中央陸軍第六混成旅,該部隊之前并沒有參與江北、江南戰役,1907年到1908年都是在廣東、廣西作戰,1908年下半年北上江西,和奉軍進行了幾場小規模交戰,雖然有些損失,但是損失不大。
而且姜桂題雖然說是屬于皖系的,但是他在皖系內的地位處于半獨立的狀態,并不算是皖軍嫡系部隊,該部的兵力也不多,只有七千多人,戰斗力比尋常省軍要強,但是和第四師、第二混成旅沒法比,大體上比較類似兩江第六師,對于該部的處理是趙東云派人單獨和姜桂題談的。
談的結果很簡單,那就是姜桂題宣布效忠中央政府,第六混成旅保持原有狀態不變,姜桂題接受中央政府的指揮、調遣,而中央方面負責供應第六混成旅的軍費、兵員補充。
形勢上和當初第六混成旅和皖軍之間的關系比較相似,都是戰略上聽從上級的指揮,但部隊自身的管理和詳細戰術歸姜桂題自己管。
王占元的第七師比較有意思,這個人就跟打不死的小強一樣,在浙江的時候,奉軍一南下浙南,他立馬就放棄了被他禍害的不輕的杭州府,繼而一路南下浙南,后來又是馬不停蹄一路南下福建,在福建待了幾個月后,眼看著奉軍又打下了福州,他立馬就是帶著已經膨脹到三萬人規模的第七師跑到了廣東。
不過這個人并沒有在廣州等地停留多久,而是繼續西進,目前駐防在廣西東部梧州一帶,而且這人也不顧段祺瑞和張之洞當初達成的秘密停火協議,一到廣西就是迫不及待的朝著廣西腹地發起了進攻,搞的南方聯邦的端方很冒火,急急忙忙的從云貴等地抽調兵力進入廣西以抵擋王占元的進攻。
由于王占元并不處于段祺瑞的控制之下,而且王占元現在似乎也不甘心就這么對趙東云俯首稱臣,要不然也不會這么賣力的在廣西那邊搞風搞雨想要搞一塊地盤了。
所以王占元的第七師后續處理和段祺瑞沒啥關系,趙東云還是得另外派人和王占元進行談判,至于能不能談成就得看后續的局勢發展了。
除了部隊以及官員的安排外,段祺瑞本身的安排也是個非常棘手的問題,首先段祺瑞不是個普通軍閥,他在國內的政治影響力是非常龐大的。
當代國內,自從袁世凱被刺身亡,王英楷下野,張之洞病亡后,如今國內算得上政治大佬的人屈指可數,有蘇系趙東云,皖系段祺瑞,南方聯邦的端方。
至于說北洋體系內的吳鳳嶺、王士珍、王占元三人以及南方聯邦內的趙爾巽、張彪等人雖然都算是一方諸侯,但是在全國范圍內的影響力有限。
段祺瑞的地位如此特殊,所以怎么處理是個大問題,直接接過來繼續重要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也不能直接讓段祺瑞下野流亡租界,軟禁就更加不行了。
最后趙東云考慮了諸多選項后,還是決定給段祺瑞保留陸軍部總長的職位,同時讓他兼任統帥部副元帥。
蘇系奉軍體系里,軍事大權一直都是被統帥部把控,陸軍部早已經名存實亡,你看人家段祺瑞自從1906年到現在一直都在擔任陸軍部總長一職就可以看的出來,這個陸軍部根本就是個空架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