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段祺瑞進京-《北洋梟雄》
第(3/3)頁
而統帥部內,所有事務分別由參謀部、教育部、軍械部、軍需部、海軍處、銓敘處、總務處負責,上述部門直接向趙東云這個統帥部大元帥負責。之前統帥部內是沒有設立副元帥這個職位的,如今算是給段祺瑞開了先例,不過這個副元帥依舊是個虛銜,因為該職務不會管轄統帥部的任何一個部門。
給了段祺瑞足夠的政治地位,讓他的面子好看一些,但是同時又嚴格限制段祺瑞的實權,這就是趙東云對段祺瑞的處理了。
當段祺瑞和趙東云兩人就皖軍地位問題、皖系官員地位問題以及對段祺瑞的個人安排達成了一致的協議后,這一場奉皖兩軍的秘密談判也算是落下了尾聲。
1909年三月十六號,段祺瑞率先發布全國通電,稱皖系全軍上下對國內的分裂局勢深感不安,身為國人、身為北洋的一份子,他段某人愿意放下以往的所有成見,轉而支持中央政府統一中國。
緊接著,趙東云發布通電,大大贊揚了段祺瑞的高風亮節行為,稱段帥對中央的支持,將會有力的支持中央政府完全對全國的統一,同時他還在通電內邀請段祺瑞北上,出任統帥部副元帥一職。
隨后段祺瑞自然是又發表了通電,稱他已經接受趙大總統的邀請,即日即將北上就任統帥部副元帥。
上述三封通電一出,立馬是讓全國嘩然,不管是那些大小軍閥們還是普通民眾,都對段祺瑞如此干脆的投誠蘇系感到不理解,你段祺瑞好歹還有一個廣東和好幾萬的軍隊呢,人家馮局都還沒進入廣東你就宣布投降了,這骨頭也太軟了吧,就算不學王英楷等人戰敗流亡租界,你也得到最后關頭再投降了。
然而不管國人怎么說,段祺瑞投降了卻是事實,哦,不對,按照官方說法,那是段祺瑞是沒有投降的,現在只不過是接受了趙東云的邀請北上任職統帥部副統帥而已。
三月十七號,段祺瑞就是從廣州乘坐海軍的海容號巡洋艦北上京師,于此同時,奉軍的多支部隊開始進入廣東,接受廣東境內的皖軍的投降,并開始對這些皖軍進行重編,統帥部也是在這一天正式設立第二十四師。
并任命靳云鵬為第四師的第二任師長,授陸軍中`將銜,勛四位。任命張永成為第二十四師師長,授陸軍中`將銜,勛四位。
當奉軍對皖軍的殘部進行改編的時候,段祺瑞乘坐的海容號也是抵達了天津,下了船后再乘坐京奉鐵路的火車,于三月二十號順利抵達京師。
下了火車后,看到這座已經闊別了兩年多的城市,段祺瑞內心感覺是雜亂無比,他在過去的兩年里無數次想過自己會重新踏上京師的土地,但是想象的都是自己如何率領大軍攻進這座城市,然后自己的戰靴狠狠的踩在這片土地上,他從來都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會以一個投降者的身份重新踏上這片土地。
深吸了口氣,他抬頭望去,就是看到了不遠處一個身穿著黑色呢料外套、留著八字胡須,面對微笑的年輕人,他就是趙東云!
再一次深吸了口氣,他收拾起心中那些亂七八糟的心情,然后臉上擠出了笑容邁動步伐朝著趙東云走了過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