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吳需要這些人維系當地的統治,也要適當的利用一下他們,鞏固藩王國自身的統治。 有利益關系作為紐帶,大吳藩王國的存在就是合理的。 對于每個藩王國,慶忌的要求都是學吳字,習吳語,使用帝國的貨幣,使用帝國的度量衡,然后讓士子們到各個藩王國游學,開壇講學,招收弟子,傳道受業解惑。 在潛移默化中移風易俗! 慶忌的這種懷柔政策,總的來說是潤物細無聲。 不過,這需要很長的時間。 時至今日,已經有藩王國內許多的本地貴族大臣及其家眷,為了迎合帝國,而主動學習吳語,寫吳字,穿著吳人的衣裳,帶著吳人的南冠。 除了膚色、口音不 同,他們跟真正的吳國人別無二致了。 上行下效。 若是長此以往,各個藩王國內的異族人被同化,成為吳帝國真正的一份子,也只是時間問題。 歷史上存在了十三年,曇花一現的亞歷山大帝國,尚且有那么多的影響力,更何況是吳帝國? 「皇祖父,若果真如此,孫兒就不削藩了。」 吳基不由得低下了頭。 作為權力欲望極高之人,實在是很難容忍不臣服自己的藩王國存在。 這就是歷史上這么多朝代的皇帝會想著削藩的原因。 「不,基兒,你可以削藩,朕也鼓勵你削藩。」 「啊?為何?」 吳基很是不解。 「削藩,要講究方法,不能一味地亂來。基兒,你應該想過自己繼承大統之后,要如何削藩吧?細細道來。」 「這……」 「但說無妨,朕不會怪你。」 見到慶忌這般寬容的姿態,吳基這才放下心來,咬咬牙道:「皇祖父,實不相瞞,若孫兒日后繼承大統,力主削藩的話,一定會從那些較弱的藩王國先下手。」 「如去年模國發生叛亂,模王信倉皇出逃,是周邊的藩王國幫助他鎮壓了叛亂,復立模國。」 「這要是換做孫兒,失國之藩王,理應廢黜,然后直接在其國內設立郡縣進行統治。」 頓了一下,吳基又道:「再有不法行跡之藩王,孫兒會第一時間予以訓斥,扣押到帝都后,廢黜其位,罷免其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