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最后,則是那些國力較強的藩王國,孫兒可徐徐圖之?!? 「等到時機成熟,趁著其回京述職,覲見的時候,孫兒就扣押他們,若不來朝拜,孫兒當以此為由,發兵征討?!? 「滅其藩國,設立郡縣?!? 「皇祖父,這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不管藩王們用的什么借口,有的什么緣由,孫兒一定能把他們的藩王國一一削……」 「住口!」 還不等吳基說完,坐在一邊的太子恒已經忍不住瞪了一眼吳基,訓斥道:「豎子!你怎敢做這種冒天下之大不韙之事?」 「那些藩王都是你的叔伯、兄弟、子侄!如此削藩,天下不亂才怪,帝國不分崩離析才怪!」 「……」 慶忌深感無語。 他或許應該慶幸,吳基沒有跟歷史上的建文帝使用一樣的削藩策略。 建文帝削藩,干的事情可不太厚道。 建文帝為鞏固皇權,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密謀削藩。 周王、代王、齊王、湘王等先后或被廢為庶人,或被殺。 同時,建文帝以邊防為名調離燕王的精兵,準備削除燕王。 結果燕王朱棣在姚廣孝的建議下以「清君側,靖內難」的名義起兵…… 如此「開心消消樂」,性格要強的朱棣不被逼反才怪。 要知道,被廢或被殺的那些藩王,可都是建文帝的叔父! 且不說靖難之變,歷史上西漢的七國之亂,以及西晉的八王之亂,就是藩王起兵造反的例子。 畢竟狗急了還會跳墻。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 你要把別人的「金飯碗」搶走,對方豈能束手就擒? 幾十年后,各個藩王國的勢力會很強,真刀真槍的吳基還不一定干得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