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44章 離心背德-《北齊怪談》


    第(2/3)頁

    定州同樣是河北糧倉,名下五郡,也皆是些肥沃之地,而在當下,定州官府收回了大量的官田公田,又得到了很多農具,農畜。

    崔季舒對州內的資源進行了合理的分配,廟堂是有著專屬耕牛的,這耕牛由鄉(xiāng)吏負責,由專門的農夫來養(yǎng),在農桑之時,這些小吏便能決定誰先誰后,統一分配。

    定州各地的官田和公田都開始重新授發(fā),按著齊律,年滿十五歲的男性都能得到授田四十畝,女性則是二十畝,而奴仆也能得到授田,只是他們的授田得歸屬他們的主人擁有。

    定州此番釋放出了大量的佃戶奴仆,又將各地的露田授發(fā)眾人。

    這些事情聽起來容易,而實際操辦起來,相當的有難度。

    尤其是站在州的角度上來看待諸郡縣,五個郡,十余個縣,每個縣的情況都不同,需要調解的問題也很多。

    官道兩旁再次變得翠綠,不遠處的耕地上,站著一個老農,渾身漆黑的皮膚,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他的穿著極為簡陋,光著腿,踩在泥土之中,他用力的拉著耕牛,耕牛低著頭,隨著老農的拖行而緩緩前進,耕牛身后則是拖著耕犁,有毛頭小子低著頭推著耕犁,耕犁破開了泥土,雜草石塊等雜物朝著兩邊傾倒。

    崔季舒騎著馬,走在官道上,他指著遠處那耕作的老農,“也不能一切都按著制度來辦。”

    “先前劉公質問我,為何授田數目跟百姓數目對不上,這便是原因了。”

    “很多分發(fā)的耕地,那是荒地,休耕輪作,便要耗費兩三年,給百姓們分發(fā)四十畝耕地,其中三十畝都是荒田,然后征收四十畝的稅賦,這跟過去有什么區(qū)別呢?”

    “故而,在授田的時候,得知道耕地的好壞,若是荒地居多,那就得再補償些良田,這是前朝時就有的習慣,百姓們也因此將授田喚作倍田劉公可得記住,這制度是死的,可人是活的,辦事得講究技巧,靈活運用,否則,再好的制度,也會變成害人的制度。”

    劉桃子騎著青獅,跟在他的身邊,愣是比他高出了好幾個頭。

    可此刻,他卻聽的相當認真,頻頻點頭。

    “現在,劉公還懷疑我私藏授田嘛?”

    劉桃子平靜的搖了搖頭。

    跟在兩人身后的當地吏,此刻默不作聲,有幾個悄悄擦著汗,不愧是崔公,跟山魈說話也是一點不客氣。

    崔季舒又指著遠處的水渠說道:“這水渠,也是一個大問題,倘若分配不均,會出現鄉(xiāng)里爭斗殺人的情況可各地的情況不同,用水也不同,很難平均下來,故而,就得派遣官吏駐守在閘口,不能直接授予百姓所用,得嚇唬他們.這并非是老夫魚肉百姓,這是為了不使地方毆斗爭水!”

    崔季舒一路說著,終于來到了行唐縣城門口。

    縣令早已領著眾人站在門口,那縣令圓滾滾的身材,此刻臉上寫滿了得意。

    看到眾人,他急忙快步前來,行禮拜見。

    “行唐令其連奎拜見崔公!”

    “拜見虎奮將軍!!”

    崔季舒瞥了一眼劉桃子,輕輕搖著頭,方才走下來,撫摸著胡須,輕笑著將對方扶起來,“其連君勿要多禮,虎奮將軍得知你最先完成授田,立下大功,特意前來觀看.”

    其連奎的臉上掛滿了笑容,他趕忙招了招手,就有縣丞帶著厚厚的文書走上前來。

    “請您查看!我已完成了授田,嚴格按著制度所辦,所有授田數目與獲田百姓的數目都能對的上,您現在就可以派人去查看”

    聽到這話,崔季舒方才轉頭看向了劉桃子。

    “將軍,你現在明白了吧?像他這樣的,便算是昏庸的官員,胡亂的分發(fā)授田,完全不顧這耕地的好壞,而后征收,他所釀成的禍害,絕不會比先前少,而那些至今還不曾完成,數目對不上的,也未必就是貪墨耕地的貪官.”

    其連奎臉色大變,他瞪圓了雙眼,“崔公這是何意?!”

    劉桃子看向了他的縣丞,審視了幾眼,方才說道:“其連奎辦事不利,在家反省,等廟堂下令責罰,暫時由縣丞來接管諸事。”

    縣丞一愣,隨即上前領命。

    兩人再次走在了路上。

    崔季舒撫摸著胡須,無奈的說道:“定州的官員,大多沒了心性啊。”

    “若是廟堂再不想辦法應對,只怕是從此失人心嘍”

    晉陽宮。

    粗獷的大殿內,甲士們分別站立在各地。

    高演直接坐在了上位,他的諸多親信,勛貴們分別坐在了兩側。

    高延宗也在其中,他此刻正跟坐在身邊的兄長高長恭低聲言語著什么,神色格外的激動。

    “他就那么一砍,那家伙的頭顱就飛了起來.當真是沒有一絲的停頓,你不知道.”

    高延宗說的正起勁,高演卻忽然清了清嗓子。

    高延宗趕忙閉上了嘴,正視前方,做出了肅穆的表情來。

    高演有意無意的瞥了一眼他們兄弟二人,隨即看向了坐在左邊的王唏,他開口問道:“王公覺得,誰能擔當大任呢?”

    “中書令趙彥深可以接替楊愔諸機務。”

    此話一出,諸多勛貴皆嘩然。

    高湛板著臉,沒有說話,而高歸彥卻忍不住了。

    他開口,冷冷說道:“若不是我看著閣下開口,險些以為是楊愔在上奏呢。”

    有他開頭,勛貴們便不怕了,他們紛紛說道:“是啊,那廝平日里跟楊愔最為親近,跟我們從不來往,豈能再弄出個楊愔來呢?”

    “那廝也是大族出身,又是漢人,應當有個國人宰相才是!”

    眾人紛紛議論了起來,高延宗也開了口,“只要能干,管他是國人還是漢人呢”

    可高延宗年紀太小,根本沒有人理會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