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211章 繼承大業,繼承疾病-《北齊怪談》


    第(2/3)頁

    “平秦王”

    “朕的詔令,讓長廣王前來晉陽,繼承大統。”

    “陛下!”

    高歸彥驚愕的看向了他,高演哆嗦著從床邊拿出了一封書信,遞給了他。

    “這是我親筆,你替我交給阿湛。”

    “朝中有我的諸多親信,你想辦法,替我保全他們的性命”

    “劉契害真.是能重用提拔的,你告訴阿湛,讓他,勿要,勿要報復。”

    “朝中有浟,外有明月,契害真,再以平原王坐鎮晉陽,則社稷無失”

    高演說著,卻又張開了嘴巴,這次,奇怪的噪音從他嘴里傳出,他努力的呼吸著,看向一旁的高歸彥,眼里充滿了懇請。

    高歸彥鄭重的收起了書信,朝著高演大拜。

    “臣知曉了。”

    高演忽松了一口氣,他的臉色變得通紅,轉過頭來,看向另一方。

    “你且等著,我這就過去找你。”

    “我非再給你斷一次頭。”

    高演咧嘴笑了起來。

    “哈哈哈~~~”

    下一刻,笑聲戛然而止。

    高演平靜的躺在原地,望著遠處那空蕩蕩的一大片,眼里并沒有驚恐,也沒有慌亂,高歸彥甚至能從他的眼神里看到一些期待和得意。

    高歸彥哆嗦著,緩緩用手試了皇帝的鼻息。

    “陛下!!!”

    哭嚎聲從內殿響起,又漸漸的擴散到了宮外,又緩緩籠罩了整個皇宮,到最后,整個城池都陷入了哭嚎之中。

    而在不久之后,高歸彥便領著諸多騎士們,朝著鄴城的方向,狂奔而去。

    鄴城,王府內。

    高湛坐在上位,吃著酒,搖搖晃晃。

    祖珽賣力的彈奏著樂器,而和士開則是在翩翩起舞。

    祖珽彈的很好,和士開跳的也不錯。

    高湛忍不住拍手叫好,“來人啊,賞!各賞布一百段!”

    祖珽急忙放下了樂器,拜謝大王,而和士開卻愣住了,他有些不可置信的看著高湛,眼里滿是幽怨。

    竟跟我一般的賞賜??

    高湛再次拿起酒盞吃了起來,祖珽坐回了原位,而和士開卻坐在了高湛的身邊,擦拭著眼淚。

    高湛這才反應過來,笑著為他擦去了淚,“哎呀,忘卻了,忘卻了,祖珽方才坐著,你卻是四處跳動,豈能一般的賞賜?你再賞五十段!”

    和士開這才笑了起來,看向高湛的眼神滿是溫柔,緩緩拉住他的手,撓了幾下。

    祖珽聳了聳肩,吃了一口悶酒,這方面確實沒辦法競爭。

    就在高湛哄著自家親信的時候,忽有甲士沖進了屋內,看到有甲士沖進來,眾人都停止了吃酒,音樂聲跟美人的嬌喘忽然停下。

    甲士行了禮,“大王!平秦王領著人來到了鄴城,正朝著此處前來。”

    “平秦王??”

    高湛猛地起身,一臉驚喜的看向了和士開,“莫不是陛下死了?”

    和士開瞪圓了雙眼,“大王.您,我.”

    高湛看向左右,大手一揮,“此處可有外人嗎?!”

    聽到高湛的質問,眾人紛紛起身行禮,“大王!!”

    和士開咬著牙,很干脆的回答道:“大概就是這樣!”

    此刻,站在人群之中的鄭道謙都驚呆了,茫然的看著這一幕。

    高湛令人取來水,讓自己清醒過來,這才開了大門,親自去迎接高歸彥。

    高湛領著眾人守在自家府邸門前,等候了許久,終于看到高歸彥領著眾人縱馬狂奔而來,高歸彥跳下馬來,風塵仆仆,幾乎摔在了高湛的面前,高湛急忙扶起他來,“叔父!!何以如此著急?”

    高歸彥眼里含著淚,“陛下駕崩了!”

    “什么?!”

    高湛大驚失色,他瞪圓了雙眼,猛地一個踉蹌,若不是和士開扶著,幾乎就要摔在地上。

    他不可置信的問道:“你,你說什么?”

    高歸彥哭著說道:“是真的,陛下駕崩了。”

    高湛嚎啕大哭,“陛下!!”

    下一刻,高歸彥與高湛相擁,一同痛哭,哭聲嘹亮且痛哭。

    不知哭了多久,高歸彥趕忙說道:“大王,陛下有詔,要您繼承大統,請您速速前往鄴城,主持大事!”

    “好!”

    高歸彥回過頭來,看向了和士開,“你且留在這里,負責打理府內事!”

    說完,他就匆匆上了車,跟著高歸彥一同慌忙離開了鄴城。

    此刻,他們是全速前進的,高湛也顧不得給鄴城的眾人告知這件事,甚至也來不及跟麾下商談詔令的事情,也不考慮真假,直接就上車出發。

    當下的關鍵,是要先趕到晉陽去。

    坐在車里,高湛方才跟高歸彥談起了更加具體的情況。

    得知了詔令的內容,又拿到了高演所寫給他的書信。

    當著高歸彥的面,高湛還是頗重情義,拿著書信,也不忘記擦幾次眼淚。

    書信的內容很是簡單,就是告訴他該怎么去做。

    到了最后,高演留下了一句懇求。

    “宜將吾妻子置一好處,勿學前人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