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偽齊正統-《北齊怪談》
第(3/3)頁
雙方就在關外開始了大戰,
佗缽可汗顯然是沒有預料到斛律光會出兵攻打自己,按著他魔下智者們的看法,當下的漢國應當是在施行修養政策,做滅陳準備的,不該與自己交戰,他只能認為這是斛律光的個人行為!
佗缽可汗急忙下令,讓侄兒別管劫掠了,快來幫助自己,斛律光的軍隊肯定不會太多,這是解決掉斛律光的最好時機。
突蕨人的營帳分布在各地,共有十幾處,各地開啟斯殺的時間都不一樣,故而無法及時判斷敵人的兵力。
佗缽可汗正準備跟斛律光大打出手,可很快他就發現了自己的判斷出錯。
斛律光在邊塞的軍隊其實并不少,在擊敗了周國之后,朝廷召集了不少精銳來加強邊防,斛律光魔下的精銳應當各地之中最多的,而他囤積了不少的糧食,
出征或許不夠,但是在家門口打一快戰還是可以的。
漢軍忽然襲擊,大家都是憋了一股怒火,難得遇到建功立業的機會,人人當前,不敢遲疑。
各地營地告破的速度比任何時候都要快。
佗缽可汗早上得知敵人進攻的消息,到了晚上就已經接到了好幾支軍隊被殲滅的噩耗。
突的軍隊是以不同部族為本,不同的部族軍隊就由其本部大人來統帥,尚且還沒有完成對軍隊的成編制管理。
佗缽可汗趕忙帶著精銳前往救援,
在長城之外,雙方混戰,斛律光以敵人的軍制出發,將自己魔下的軍隊也分成了幾支,分開與各部作戰,若是遇到較強的部落,那就聚集起來,打完之后再次分開。
解律光親自坐鎮,不斷的切割戰場,打斷對方彼此的來往,主動出擊來尋求戰機。
而佗缽可汗面對斛律光就顯得有些太吃力了。
他想要故技重施,讓軍隊徹底分散,讓漢軍難以抉擇進攻方向,但是此時的漢軍也是處于分散狀態,若是大軍徹底分散,反而會被對方咬住吃下,可若是要聚集,聚集起來的突蕨軍隊因為編制上的缺陷無法正面對抗漢軍的騎兵。
漢軍坐鎮邊塞的這些軍隊,絕大多數都是老六鎮出身,騎射都是家常便飯,
無論是騎術還是射術,魔下的戰馬,騎兵的戰術,那都不遜色塞外部眾,而在軍械上甚至還領先。
佗缽可汗親自帶著大軍去支援,可對方一旦發現突厥軍隊主力到達,就即刻回去,防守城池。
另外一面的漢軍就會猛攻。
而佗缽可汗若是回頭去攻另一邊,那這邊又會撲上來。
一時間,佗缽可汗都有些分不清誰他媽的是游牧。
這不是塞外的戰術嗎??
雙方僅僅打了四天。
而在四天之內,解斛律光殲滅了六支部落成制的軍隊,他的攻勢兇猛,軍士們全力以赴,而被裹挾而來的部分部落開始反水。
這些部落是后來歸順的,受盡了欺辱,得到了漢軍的保障,那自然就沒什么好說的,拿著武器就開始倒戈一擊。
到了第六天,佗缽可汗完全沒有了繼續戰斗的想法,趕忙下令給遠處的侄兒,什么都不要管,撤離!撤離!
這次的戰事耗費的時日極短,可以說是漢與突厥數次大戰之中耗費時日最短的一次了。
從雙方正式見面到結束,竟只用了七天的時間。
而在這七天之內,斛律光通過瘋狂的多線出擊,日夜猛攻,擊破敵人大小部族十余個,斬獲兩萬三千余人,獲牲畜物資旌旗無數。
佗缽可汗領著心腹們逃回了王城。
他剛剛上位就迎來如此大敗,且送出去了那么多部族,國內的局勢大變,而斛律光此刻也向其余部落首領派出使者。
斛律光表示:這波佗缽可汗的問題確實很大。
兩國本該和平相處,但是佗缽可汗收留周人,又頻繁發兵劫掠,實在不妥,
希望突各部能再選出一個新的首領出來,交出那些被留下來的周人,廢除其皇帝號,兩國再建和平。
佗缽可汗并非是上任可汗的兒子,是弟弟,本來位置就不算穩固,而因為這次兵敗,頓時開啟了內部之爭。
至于斛律光,此刻則是一邊向朝廷報喜,一邊繼續派人聯系塞外的諸多勢力,準備下一次的大戰。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