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無路可逃-《北齊怪談》
第(2/3)頁
「要投降的話,盡量要找南人來投降,這樣,我們有了功勛,在漢國升了官,往后也能照顧點南人了....」
「你明白了嗎?」
錢邈頻頻點頭。
他被扣留到了晚上,等到天色漸黑,淳于量將他與幾個親信抓出來,而后派人送出去,還給了他們馬匹和糧食,讓他們盡快逃走。
錢邈對淳于量是再三叩拜,熱淚盈眶,匆忙逃離。
等到錢邈離開之后,淳于量果然停止了進軍,不過,他卻偷偷在周圍幾個地區藏了軍隊,設立伏擊。
淳于量放走錢邈,當然不是什么「南人不打南人’的問題,天下即將一統,豈能論地域?
這是為了瓦解東揚州乃至整個東部沿岸地區的抵抗力。
陳國在沿岸地區設立了漫長的防線,即便兵力不多,想硬啃下來也是費點實力的,最好的結果是不戰而下。
淳于量很清楚這群家伙的為人,當下的陳國,老將凋零,能叫出名字的名將們幾乎沒了,新生代的頂梁柱又投奔了漢國,剩下的這幫雜魚,不會有太多抵抗的想法。
況且,陳這些時日里的行為,著實算不上得人心,雙方的實力又如此懸殊。
最關鍵的是,投降在南邊不算是什么大事,這些年里朝代更替頻繁,大家都已經習慣了。
至于藏兵,是為了防止敵人假意答應投降,而后派兵來襲擊,雖然這種可能性很低,
但是淳于量不會不防備。
在錢逃回去之后,他當即將淳于量的話散布給了好友們。
而后,這些言論就開始在各處擴散起來。
前兩天,大家都沒什么動作,到了第三天,淳于量的大軍剛剛出發,東揚州的幾個郡直接派人請降。
淳于量樂的笑開了花,卻還是一本正經的跟這些人商談往后該如何爭取南邊的利益。
淳于量完全不談論當下的戰事,所說的都是統一之后的南邊利益。
歐陽那邊剛開始打,就得知淳于量這邊沿路望風而降,而后又聽說了那些言論,他也趕忙開始效仿。
比起淳于量這個半路投靠的,他歐陽在陳國的朋友那可多了。
他在陳國那是正經的二代,國內這些大臣以及地方上的官員們,就沒有歐陽叫不出名字來的。
就在東邊的兩位將軍大搞攻心之計的時候。
姚雄成功帶看軍隊在南陵郡登岸。
姚雄這次的登岸,是漢軍有史以來最安全最容易的一次登岸了,因為北江州已經沒有軍隊了。
王琳的戰略取得極大成功,在采石和南徐州被相繼突破之后,頓時吸引了大量的軍隊前往救援。
這兩個地方距離建康實在是太近了,不能不救。
尤其是南徐州,在建康都能看到對面的火光,這實在是要命,而從采石這里甚至可以直接斷陳國的退路,讓建康的眾人都跑不出去。
一拳命中要害,陳人全力救援。
這就導致其余地方的水軍必然空虛,北江州的水軍分別去了北邊和南邊,用以抵御高延宗和高長恭。
姚雄順勢出擊,在北江州登岸。
當地的軍隊有四千余人。
姚雄領著雄壯人馬上了岸,當即開始準備攻城,就在姚雄打造攻城器械的時候,敵人竟沖出來想要來次襲擊。
姚雄大喜過望,當即領著精騎前往交戰,只是一個回合,就帶著精銳斬殺了對方的主將,又親斬一十八人,陳兵大亂,四散而逃,南陵告破。
戰后姚雄方才得知,敵人駐守在此處的愣頭青,竟是想要趁著姚雄立足不穩的時候來此斬首行動,將姚雄給殺了。
想法非常不錯,就是對自己和魔下軍隊的認知有些不太足夠。
但這也是那些年輕后生們的通病,他們在戰場上頗為極端,要么就是害怕到極點,完全不敢出擊,要么就是魯莽到極點,上去就是干。
一個又一個將軍撕開陳軍的方向。
丟失了江北,陳國的水軍就像是無頭蒼蠅,在漫長的戰線上被來回的拉扯,哪里都得守,可最后卻是哪里都守不住。
巴州。
高長恭站在船頭,戴著面具,舉起手里的武器,大聲的嘶吼著。
戰船飛速的沖向了敵人。
高長恭與魯悉達,徐敬成在洞庭湖附近展開了一場大戰。
漢國的主要戰船都在王琳那邊,高長恭這里的戰船并不多,巨艦有兩艘,各類的中大戰船有三百多艘,算上其余的小船之類,水軍也不過萬余人而已。
論水軍實力,陳國是要更加強悍的。
而論在水上作戰的經驗和能力,高長恭也不算突出,只是,高長恭他有陸軍幫忙...
其強悍的陸軍在賀若弼和史萬歲的帶領下所向披靡,無人能敵。
而在水軍方面,他借來了蕭摩訶和任忠,兩人足夠應付敵人的水軍了。
強悍的陸軍能強行攻占敵人的渡口,讓敵人只能停靠在水寨里進行整頓,但是水寨和戰船的補給都是有限的,陸地的后勤被斷,這對水軍造成的打擊也是不小的。
加上北邊各種不利的消息不間斷的傳來,士氣越來越低迷。
雖然高長恭在水面上還沒有取勝,但那幾乎也是必然的。
建康城門大開。
全副武裝的精銳軍隊保護著皇帝,準備逃離建康城。
城內亂作了一片,軍隊在前頭開路,浩浩蕩蕩的人馬往南撤離。
不只是有皇帝,還有城內的諸多大臣們,以及他們的家眷等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