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留春人(一)-《嫡策》
第(1/3)頁
(女生文學 ) 番外|留春人(一)
定京的三月獨有一番新麗光景。
煙柳畫橋,飛絮垂西隴,雙燕歸來細雨中。
城西漸覺風光好,年前燈籠畫壁照。
定京城以中軸線為御道,城東為重,城南為輔,西北兩角雖亦繁華,可當真論起商賈買賣、互通有無,西北兩角自然遠遜城東、城南。
故而位高權重者擇室而居時,通常會選擇東南,一是圖個好彩頭,二是求個不輸人——隔壁家政敵老鄧頭都能在城東頭買上個三進三出的院子和長公主府挨在一塊兒,我要沒能住在那塊兒地方,這不就明擺著我沒老鄧頭能耐了嗎?
冷灶無人燒,熱灶人太多,城東城南的權貴人家愈發打擠,城北城西無人問津,俗話里稱東仕西賈”,這讀書人不就講究個走仕途戴烏紗嗎?要有哪個官宦人家遭人低聲罵上句,“活該你個小兔崽子祖祖輩輩住城西”,那戶人家怕是能做幾個小人扎得那嘴損的一輩子不痛快。
哪知,凡事皆為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大周隆化五年,定京城西搬來了戶大人家,大到沒人再敢說東貴西賤了。
——前朝平陽王次子,當今新貴晉王周平寧舉家遷到了城西的東興胡同。
這樣的人物算大不算大?
自是大的。
流的是天家的血,掌的是朝堂的權,說的是一錘定音的話,既是血脈相近的宗親,又是立下汗馬功勞的從龍大臣,還是新帝隱有倚重的朝中新秀。
宗室、勛貴和權臣,任一樣拿出來都是讓人極羨艷的。
就有人命好,三樣都有。就算過程千回百轉,只要結局是好的,都值得。
可偏偏世事無常。旁人口中的歡喜,常常同自己心里頭的歡喜。其實并不是一碼事。
城西晉王府將修繕完畢,朱漆綠瓦相得益彰,長廊回曲里青綢雙手捧著一盞鏤空瑞獸銀器香爐腳下小碎步跑得極快,香爐里是燃著明火的,手捏在雙耳上,有些燙手得拿不住。
她跑得快了,里頭的火遭了風向上一竄。從香爐的鏤空出一下子就冒了出來。
“啊!”
火苗燒到手指尖上,燙得小丫頭一聲低呼。
青綢下意識地想立刻甩手,卻突然想起什么,手上的動作一滯。由心向上,兩眼含了兩泡淚,頓感委屈到不行。
明明只是件極細極細的事兒啊…
司房里的老嬤嬤何必這樣拐著彎兒地給她罪受呢?
讓她端火盆,跪在火房里燒秸稈,每日只許她睡兩個時辰…
說不出來都有哪些折磨。可就是這些零碎細小的收拾給她受,旁人問起卻什么也說不出來,做奴才的不該端香爐?不該燒秸稈?不該多做活?
都是該的。
可別的丫鬟憑什么不用做?
她不服,三拐四拐地托關系問到了司房老嬤嬤跟前,老嬤嬤就陰陽怪氣地說了一句話。“人前要顯貴,人后必遭罪。王爺要抬舉那小丫頭片子,也得瞅瞅正院應不應,正院如今再怎么說不上話,整治一個小丫頭還多得是法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