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憶來生(一)-《嫡策》
第(1/3)頁
(女生文學 ) 番外|憶來生(一)
“話道,大周定京勛貴士族盂縣賀氏,賀太公賀知孝公以謀士隨太祖征伐戎馬半生,待太祖即位,大封從龍之臣,賀老太公以文臣之左,賜丹書鐵券得封臨安侯,入閣拜相,履及六部十三省,往來皆名儒,相交非白丁。”
好一個鐘鳴鼎食、簪纓權貴之家。
哦,我就看看,這可和我沒太大關系。
我姓周,住在慈和宮,吃的是皇糧,使喚的是宮里頭的人,所以無論臨安侯賀家是平步青云了呢,還是節節敗退了呢,著實與我沒太大關聯。
但是我還是喜歡四處尋摸到久籍古書來瞅上一瞅。
因為我那可憐的娘親,姓賀。
不僅是賀家人,還是臨安侯府的千尊萬貴的嫡長女,外祖母去得早,在宮里頭長到十六七,便說了個風頭正勁的新貴晉王,先是側妃進門,等生了我那早夭的哥哥后,這才扶了正,可惜晉王妃那個位子還沒坐熱乎,便撒手歸西了。
聽人說,我娘親和賀家一向走得遠,到我這輩,自賀老太太過身之后,聯系就更少了,只是偶爾有在西北游歷的親舅舅和方家舅公送來的小玩物件兒。
而賀家老宅那一屋子人,我也就只見過幾面,只認得出來誰是我外祖公,誰是我那厲害悍氣的后外祖母,誰是后祖母生的小舅舅。
這樣疏遠的關系,你們說,我與他們家還能有什么關聯?
花開兩朵,各表一支,再說說我的親娘。
——好好一個世家貴女,活了一世,活得既慘又苦。
俗話說得好。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這話拿來安到我那可憐的親娘身上倒是很合適。
宮里頭慎言謹行。這些話全是我四下打聽了好久這才前后聯系琢磨全乎了的。
事關母親的話兒,可不敢求姨婆方太后告訴我——旁人在姨婆跟前一提起母親的名諱。姨婆一整天便郁郁寡歡下去,見著我時會摟一摟,再嘆口氣,可一句話也不說。
蔣嬤嬤說姨婆是“既舍不得又心疼又怪罪”,幾種情緒一相加,倒不明白該說些什么了。
我琢磨了一下,奈何年弱智短。實在是沒法子理解那種大人似的心態,既然不明白,干脆將這事兒一丟,撩起袖子踩在小杌凳上。去撥弄一直高掛在門堂上的那盞琉璃風鈴,再把蓮玉姑姑編的竹蜻蜓插在上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