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李客父子與裴旻(下)-《洛陽七日》
第(2/3)頁
月娃的大哥疼得直不起身來,搖了搖手,捂著胸口自己走下了擂臺。
月娃的二哥見狀,笑道:“大哥不會是故意的吧?”
月娃大哥緩了口氣答到:“汝自己上去試試!”
就這樣,月娃的二哥、三哥、四哥接連上臺比試,但沒有一個能過三個回合,皆被李客打翻在地。烏古斯老爺子當即大聲笑道:“少俠好本領,敢問少俠高姓大名?何方人士?年方幾何?可曾婚配?”
從一連串的問題之中也能看出烏古斯老爺子對李客也是非常滿意,李客連忙一拱手答到:“在下李客,年方二十五,碎葉城人士,未曾婚配!”
烏古斯老爺子走到月娃身前,小聲問到:“女兒,意下如何?”
月娃聽父親這么一問,早已是滿臉羞紅,頭都不好意思抬起,嬌羞地小聲答到:“全憑父母做主!”
于是,烏古斯老爺子又興奮地走回擂臺之上,大聲說到:“諸位鄉(xiāng)親,今日小女擂臺比武招親一事已有結果,小女相中之人正是這位少俠——李客!”
李客聽到此處,早已是高興得有些喜出望外!臺下瞬間爆出了喝彩聲,不僅僅是祝賀,更多的是被李客精湛的武藝所折服。
擂臺下人群中一個年輕人緩緩地說到:“三郎,原來咱們的救命恩人,名叫李客!”另一個年輕人聽罷輕輕點了點頭,不再言語。
就這樣,李客與月娃擇良辰成了親,一年后他們的孩子出世了,取名李白,字太白。
神龍政變后,李白隨父母入了川蜀,因李客懼怕被李三郎繼續(xù)追殺,故一家人始終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李白自幼聰慧,李客對其也是悉心調(diào)教,并反復告誡李白,無論何時切不可輕易提及自己父親的姓名。
開元三年,李白十五歲,李客因終日奔波,心中又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終于病倒,久病不治,最終與世長辭;月娃承受不了此番打擊,終日郁郁寡歡,沒過多久,也隨著李客走了,臨終前,托付李白即刻
(本章未完,請翻頁)
動身,前往神都尋找其師傅裴旻。
可此時的李白除了好劍術,更喜賦詩,年紀輕輕卻已是遠近聞名,加上其為人灑脫,好交友,故即便沒有了父母,靠他人接濟,也能勉強度日。
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游,已是十年之后,此時的裴旻已年過五旬,早已是雙鬢斑白。自神龍政變之后,裴旻鮮少外出,曾因突厥入侵,親赴鎮(zhèn)守北平郡,參與了對奚人、契丹和吐蕃的戰(zhàn)事,官拜左金吾大將軍,可每次退敵后,裴旻又再度隱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