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宋缺的呼吸微微急促,這些事情,恐怕連身為領主的父親都不知道吧? 羲和會如此坦誠的將這些事情說出來,讓宋缺都有些意外。 想來這也與自己是十天賦者有關? “我在聽,說下去。”宋缺說道。 “不要急,接下來的東西,在你正式加入我們之前,我們會將你可以知道的一切告訴你,這是誠意。” 羲和繼續說道: “天賦基因,本質也是基因的一種,這種基因有一定的遺傳限制。即便先知當年給每個人都植入了天賦基因,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使用。即便是有人可以使用,其后代也未必能。 哪怕是天賦者與天賦者所繁衍出來的后代,也一樣有大概率是非天賦者。 因為是基因層面的東西,總會有人合適,有人不合適。 這也是天賦者和非天賦者的差距。 考慮到根本沒辦法徹底隔絕非天賦者,先知只得先制定社會制度。” “天賦者,統治非天賦者的社會制度?” “自然,優勝劣汰,沒什么好說的。” “但你可知道……”宋缺話到嘴邊,卻停住了。 羲和微笑道: “你是想說,非天賦者可以在礦區生存對嗎?” 宋缺驚訝。 “不用驚訝,我比你們更早知道,但你沒有告訴人類的原因,乃至先知制造這一謊言的原因,都是在保存火種。” “保存火種?”宋缺不接受這個說法。 “生物的本能便是擴張繁衍,這種本能對于強大的物種來說,會早就傲慢,對于弱小的物種來說,會早就謹慎。 人類是個矛盾體,自身過于弱小,擴張的速度卻很快,于是他們弱小而傲慢。 而礦區是一個十分可怕的世界,過早的入住礦區,只會讓人類自取滅亡。” 宋缺愣住,這個解釋他總感覺哪里都是問題,但一細想,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礦區的世界,隔絕了人類最強的手段——科技。沒有了科技,人類如何與萬獸抗爭? 暴君也好,能夠燃燒天賦的天選者也好,終究都是少數。 雖然我們的實驗正在試圖復制這些少數個例,可顯然這還有很漫長的一段路要走。 現在告訴人類,告訴最為弱小的非天賦者們,讓他們知道他們在礦區世界可以長久的生存,你認為他們能活下去嗎?” 宋缺無言以對。 羲和冷靜的說道: “仔細想想吧,對于礦區世界的探索,非天賦者比起天賦者,根本沒有任何優勢可言,早期的礦區探索充分了說明了這一點,非天賦者的生存率,只有天賦者的數千分之一。 除開我們留下的石碑線索,你認為非天賦者在礦區探索上做了多少貢獻? 他們眼里沒有數據,幾乎得不到任何情報。 也就是說,不管是存活率,還是貢獻度,非天賦者都是淘汰品。 生物都渴望進化,而自然的進化需要經歷漫長的歲月。 可進化的本質,便是dna變得更加適應這個世界。 在礦區的世界里,人類其實是進化鏈的底層生物。 雖然有著智慧,但在那個世界,因為伊甸族的原因,導致很多生物啟智,開始有了不亞于人類的智慧。 礦區是一個逼迫人類用武力與萬物抗爭的世界,而天賦者們,繼承了先知賦予的進化。 相比起來,七天的限制,和絕對的生存率相比,孰輕孰重?” 羲和的話語不帶任何感情,客觀的仿佛在說一條不容置疑的道理。 宋缺經歷了天坑事件,深深的為天坑里的棄民們感到心痛。 他開始相信所謂的天賦,其實并不是天賦,而是一種來自秩序者給人類的枷鎖。 就像是被圈養的生物帶著項圈,即便走丟了,七天后也會被找回來。 但現在他沒辦法反駁羲和的言論。 是的,在絕對的存活率面前,那點微不足道的限制算什么? 如果沒有天賦,人們在礦區根本難以生存。 而人類在礦區能夠待近乎七天,時間將至時,也只需要十小時的休息就能夠重返礦區。 相比起提升了數千倍的生存率來說,這點限制確實微不足道。 羲和看著宋缺陷入思考的樣子,也不著急,只是繼續補充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