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等他們祖孫到了延福宮以后,該到的人都已經到了。 今夜,寇準沒辦法居于御階之上。 因為御階之上坐的都是趙氏宗親,以及皇親國戚。 寇準的座位,在御階下的左手邊第一個位置。 為了方便寇季在寇準身邊伺候寇準,所以宦官們又在寇準身后,給寇季安排了一個座位。 在座位前的桌上,早已擺滿了干果一類的東西。 年夜飯對百姓們而言,是一個吃一頓好東西的時候,可對皇帝而言,這是一個難得的施恩的機會。 如今各國、各藩屬使節還沒有入殿,自然還沒到吃飯上菜的時候。 桌上擺著的那些干果一類的東西,也是給那些空腹入宮的官員們墊饑用的。 寇準坐定以后。 滿朝文武齊齊一靜。 趙禎板著小臉,坐在龍椅上,低聲喊了一個宣告的宣字。 然后,郭槐領著一幫子宦官,扯著嗓子高喊,“宣各國使節入殿~” 首先入殿的是遼國使節。 跟寇季有過一面之緣的耶律吳哥居首,在他身后跟著一幫子遼國的使臣。 值得一提的是,在遼國使節團里,除了耶律吳哥,以及一位契丹八族的勛貴外,剩下的基本上都是漢人。 他們身著宋服,卻并非宋官。 耶律吳哥在入殿以后,對著趙禎撫胸一禮,“外使耶律吳哥,見過大宋皇帝陛下……” 沒有太多多余的話,也沒有說任何吉祥話,說完這一句話,他就直起身。 以遼國在列國之間的地位,他們不需要去求任何人,也不需要去討好任何人,所以沒必要跟任何人說軟話。 趙禎一板一眼的請耶律吳哥落座。 耶律吳哥的座位,就在寇準正對面。 延福宮里的座位,居左的全是大宋官員,居右的全是給各國、藩屬使節留的。 遼使之后,便是大理使節,隨后是李國使節(也就是交趾國),然后是倭國、高麗等各國使節。 等各國使節入殿以后,才是各藩屬使節。 為首的是西夏,居次的是青塘,隨后便是各部小藩屬。 等到各國使節、各藩屬使節都落座以后,趙禎開口講話了。 那是一長串讓人聽不懂的話。 那中書舍人,以及幾個直學士一起草擬出來的,趙禎背誦了兩日,才背過。 如今在朝堂上還要陰陽頓挫的背出來。 大宋的滿朝文武聽的如癡如醉。 遼國使節中的一些使臣們聽著頻頻撇嘴。 寇季,以及耶律吳哥,還有其他各國使節、各藩屬使節,像是聽天書一樣。 但還得裝出一副聽懂了的樣子,跟著其他人頻頻點頭。 等到趙禎背誦完了天書,宣了一聲賜宴,然后宮娥們才捧著盤子,端著菜,入了大殿。 第一批的宮娥們端著菜入殿以后,并沒有離開,而是留在了官員,以及各國、各藩屬使節身邊伺候著。 隨后又出現了三十六撥宮娥,端上了三十六道菜,放在了官員們,以及使節面前。 在菜上齊了以后,趙禎舉杯,眾人齊齊跟著舉杯,喝了一杯。 隨后便是郭槐捧著詔書,宣讀的時間。 先是宣讀了給各國使節、各藩屬使節回賜的詔書。 讓寇季見識了一場超級冤大頭散財的場面。 大宋回賜給各國、各藩屬使節的回禮,遠比他們貢獻上來的貢品價值要高的太多太多。 寇季覺得,如果他不是在朝堂上為官的話,假扮一下外國使節,肯定能從大宋騙走一大筆的財富。 宣讀了給各國使節的回禮,接下來就是給趙氏宗親,以及皇親國戚們的賞賜。 趙禎在登基的時候沒有封賞他們,就是在等今日。 寇季稍稍關注了一下,發現朝廷對趙氏宗親的封賞是真的優厚。 楚王趙元佐,除了身上的楚王王爵,中書令、天策上將軍外,還有個興元牧的身份。 提到興元牧三個字,或許沒人在意,可提到這三個字的含義,那可是分量十足。 興元牧,代表的是食邑,變相的封地。 雖說趙元佐這個興元牧,不能治理興元,但興元的所有稅收,都是他的。 趙禎此次封賞,改了趙元佐的興元牧,遷江陵牧,食邑增加了兩百戶。 趙元儼被遷任為了上柱國、揚州牧、開府儀同三司、進荊王。 寇季聽到趙元儼的封賞,嘴角直抽抽。 朝廷對趙元儼還真是大方,問題是趙元儼如今已經生出了野心了。你這瘋狂的給他加官進爵,變相的給他更多的錢話,這不是鼓勵他造反,是什么? 楚王趙元佐對于自己加了食邑沒太多想法,臉上一點兒喜悅也沒有,甚至還當堂奏請,讓朝廷收回封賞,說他不愿意給朝廷添麻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