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宋守不住秘密的事情,王曾、李迪二人心里都很清楚,所以他們聽到寇季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也就不再要求寇季把鍛造新鐵的法子獻給朝廷。 王曾重新把目光挪在了正在耕田的王云升身上,不咸不淡的說了一句,“鐵料的問題,你不需要擔心。回頭回到了內庭,老夫會連同你祖父,還有李公,三人一起出具一份手書。 屆時,你只需要拿著手書,去三司庫房里提鐵料即可。” 寇季沉吟道:“若是李諮阻攔呢?” 王曾收回了目光,落在了寇季身上,淡淡的道:“那他這個三司使,就該換個人做。” 王曾的話說的平淡,卻充滿了毋庸置疑的語氣。 寇季面帶笑容的點點頭。 他之所以在這個時候,特意的提出鐵料的問題,就是為了讓王曾、李迪、寇準三人出面,去壓李諮。 有他三人出手,只要以后的朝堂上不出現大的變故,李諮就永遠也別想再截斷瑞圣莊上的鐵料買賣。 寇季解決了心頭的麻煩,想起了剛才王曾的話,臉上的笑意微微收斂了一下,質問道:“為何朝廷不制定一些保守秘密的律法?” 王曾瞥了寇季一眼,長嘆了一口氣,沒有說話。 李迪嘆氣道:“朝廷的禁令多不勝數,許多都跟性命有關,可該泄密的,仍舊在泄密,根本攔不住。你越是想護著的秘密,別人越是想窺探。” 王曾看向寇季,補充道:“皇宮之中尚且沒有秘密可言,你還指望其他?” 寇季皺眉道:“興許是因為懲罰不夠狠?” 李迪搖頭道:“泄露皇宮的秘密,立斬決,還不狠嗎?饒是如此,依然有許多不知死活的人,在不斷的泄露皇宮的秘密。” 寇季沉吟道:“宮里的秘密,大多是那些宦官泄露的,他們大多人無后,無需在乎性命,更不需要擔心親人被牽連,所以可以肆無忌憚。 可宮外的一些秘密,卻跟宦官們無關。” 王曾、李迪二人齊齊皺起了眉頭,看向了寇季。 李迪沉聲問道:“你想說什么?” 寇季認真的道:“諸如床弩、重弩等軍械的制作法子被泄露,可跟宦官沒有關系。而是一些官員們,在著書立說的時候,為了確保著出的書的可信度,特地的趕到了各大衙門,親自觀摩,甚至親自插手制作了那些床弩、重弩。 然后回到府上以后,再把這些東西寫到了書里,發賣出去。 最后傳的天下皆知。” 王曾皺眉道:“你的意思是,朝廷那么多秘密被傳揚出去,是因為那些官員著書立說的原由?” 寇季攤開手,一臉愕然的道:“這不是很明顯嗎?就拿汴京城里最有名的哪一本《東京游記》來說,里面詳細的描繪了汴京城內酒肆、腳店、青樓、教坊、學館、衙門等等地方的位置。 除此以外,還有各城門、各水門處駐兵的人數,換崗的時間,隸屬的軍司,十分詳細。” “只不過是一本普通的游記……” “不不不……那不是一本普通的游記。” 寇季盯著王曾、李迪二人,認真的道:“若是有一日,有賊人對汴京城有異心,就能借此摸清楚汴京城的兵力部署情況,找出汴京城內兵力的薄弱點……” 王曾、李迪二人聞言,臉色有些難看。 王曾、李迪二人依照寇季所說的細想了一下,發現賊人很容易借著《東京游記》發現汴京城里布防的虛實。 可著書立說,已經成了滿朝文武的一種揚名的習慣,也是滿朝文武青史留名的一大途徑。 他們二人也時常著書立說。 甚至,在他們書里,也寫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滿朝文武,包括他們二人,從來沒有人把著書立說,當成是一個泄密的事情。 滿朝文武在著書立說的時候,也從沒有想過,他們著出的書籍,很有可能泄露大宋重要的秘密。 若不是寇季刻意提起此事,王曾、李迪二人,恐怕都不會往這方面想。 “我大宋擁兵百萬,拱衛京師的兵馬有數十萬,賊人哪有那么容易圖謀京師的……” 王曾冷哼了一聲,說道。 寇季臉上擠出了一個勉強的笑容,對著王曾笑了笑,卻沒有說話。 有些事情他沒辦法告訴王曾。 比如,王曾眼中別人不容易圖謀的京師,會在百年以后,被人攻破。 整個京師,會淪為一片屠宰場。 那些帝王勛貴的陵、墓,會被一一挖開,暴尸荒野。 里面的金銀財寶會被洗劫一空。 棺槨會成為賊人們養馬的食槽。 …… 王曾盯著寇季臉上的笑容多看了幾眼,心里突然覺得有些莫名其妙的不舒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