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0章 大理的名人-《北頌》
第(3/3)頁
楊允賢急忙搖頭,辯解道:“外臣的族弟是做木料生意的,很少涉足大宋。他去風琶部,是因為風琶部的首領發現了幾棵上好的香木。”
寇季淡然笑道:“我就姑且相信了你的話。你覺得你族弟的性命價值幾何?”
“兩萬貫……”
楊允賢開口給了一個報價。
寇季臉色微微一冷道:“你覺得我是缺那兩萬貫的人嗎?”
楊允賢咬了咬牙,道:“寇樞密要多少?”
寇季不屑的道:“低于十萬貫,我都懶得張嘴。”
楊允賢瞳孔微微一縮,心里暗叫,好大的胃口。
寇季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淡然道:“我乃是大宋樞密使,掌大宋六十萬精兵,稍微張一張嘴,就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你覺得求我辦事的人會少嗎?出的價錢會低嗎?”
楊允賢聞言,知道是自己小遜了這位天朝上邦樞密使的權力和實力了,當即他咬著牙道:“十萬貫便十萬貫。”
寇季緩緩點頭,“你離開汴京城的時候,我會派人先行一步趕去風琶部所在的城池知會一聲。你返程路經風琶部的時候,直接拿錢去領人就行。”
“多謝寇樞密……”
楊允賢鄭重的一禮。
寇季擺擺手,不再言語。
楊允賢知道寇季已經失去了理會他的意思,當即也沒有再開口,就陪著寇季靜坐著,一直等到親衛將厚禮送到了寇府以后,才起身告辭。
寇季并沒有出口挽留。
他找上楊允賢,目的就是為了點出高智升。
看看楊允賢回到了大理以后,會不會跟高智升掐起來。
若是楊允賢聯合大理郡王段素真,跟高智升掐起來的話,大理或許會生出一些亂子,也說不定。
寇季只是隨手下了一步閑棋。
并不太在意。
楊允賢若是聯合大理郡王段素真跟高智升掐起來的話,對大宋有巨大的好處。
若是不掐的話,對大宋也沒有什么壞處。
大理使節楊允賢離開了寇府以后,次日便辭別了趙禎,踏上了返程的道路。
寇季依照約定,派人去大理的風琶部給朱能傳了一句話,便沒有再關注此事。
寇季的目光再次落在了瑞圣園。
經過了幾個月的翻譯,范仲淹一行人翻譯的大食醫書有了一些成果。
三百多人一起翻譯。
翻譯出了三百多部醫書。
寇季派人拿著三百多部醫書,一起上了文昌學館。
到了文昌學館內以后,寇季找到了文昌學館內醫科的先生。
之所以選文昌學館醫科的先生,而非宮廷里的御醫,是因為文昌學館內的醫科先生,比宮廷里的御醫更加豁達,也更具研究精神。
宮廷的御醫在入了宮廷以后,一個個幾乎都是守著自己祖傳的那些醫術混跡,毫無進取心,也毫無研究精神。
反觀文昌學館內的醫科先生,在入了文昌學館以后,在教學生之余,研究出了不少藥方。
甚至在教學生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藥方中存在的問題,加以糾正。
如今有一樁功德要落下,寇季自然希望落在更具有研究精神的文昌學館的醫科先生身上。
畢竟,大食傳過來的一些醫術,還需要驗證。
若是交給了宮廷里的御醫,他們未必會驗證。
但文昌學館內的醫科先生們,一定會驗證一番。
寇季趕到文昌學館醫科的時候,學子們正在上課。
寇季沒有打擾他們,悄然的進了先生們居住的校舍。
一走到校舍區域,就聞到了一股濃濃的藥材味。
寇季在校舍內走了一圈,找到了他想要找的人。
一位年五旬,姓高的大夫。
高大夫,是此前寇季請到文昌學館內的那位九指神醫的高徒,已經出師多年。
他不僅學全了九指神醫的所有醫術,還自己研究出了許多藥方和醫術。
在教導學生的時候,其他的先生還會藏一些家傳的醫術。
但是他將他研究出的藥方和醫術,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了學生們。
單憑這一點,就值得寇季找上他。
畢竟,在這個門戶之見頗深的年代,能摒棄門戶之見,將自己獨有的醫術大方的傳出去的人,少之又少。
寇季找上高大夫的時候,高大夫正在熬藥。
“高先生……”
寇季入了高大夫所住的校舍,略微施了一禮。
高大夫吩咐熬藥的藥童,接過了熬藥的差事,他搭理了一下衣裳,走到寇季面前一禮。
“草民見過寇樞密……”
寇季失笑道:“你可不是什么草民。我記得此前惠民藥局推出的一道治療傷寒的湯劑出了問題,還是你斧正的。
官家感念你的功勞,賜了你官身。”
高大夫淡然笑道:“草民并沒有領受。”
寇季略微一愣,“為何不受?”
高大夫坦言道:“多一層身份,做事的味道就變了。”
寇季緩緩點頭道:“也是……許多人在當官之前,十分謙遜,當了官以后,就盛氣凌人;許多人在當官之前,胸中有無數豪情壯志,當了官以后,就將一切都拋在了腦后。
高先生為了秉持本心,放棄為官,十分令人敬佩啊。”
高大夫聽到了寇季這話,一臉苦笑,“寇樞密可是有重大的差事交給草民?”
寇季笑道:“何以見得?”
高大夫十分直白的道:“以您的身份,突然恭維草民,肯定是有什么差事要交給草民。而且還是一件十分難辦的差事。”
寇季坦言道:“確實有一個差事交給你,而且還是一份美差。”
高大夫一臉不信。
寇季沒有多言,只是吩咐了一句。
“屋里說話……”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