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1章 朝廷命官不是青皮混混!-《北頌》
第(3/3)頁
張知白要說的說完以后。
王曾沉聲道:“你和官家要做什么,老夫三人心里清楚。老夫三人又不是丁謂之流,你和官家沒必要提防著老夫三人。
只要你們做的事情對我大宋有益,老夫三人鼎力支持?!?
寇季聞言,愣了一下,笑道:“若是官家將三代而止的政令在文官中推行呢?三位也支持?”
三人聞言,對視了一眼,齊齊揚起了眉頭。
呂夷簡哼了一聲道:“老夫三人早就料到了,也私底下商量過此事。官家在皇親國戚、武勛武臣中推行三代而止的政令,自然不能落下文臣。
官家真要在文臣當(dāng)中推行三代而止的政令的話,老夫三人鼎力支持?!?
寇季哈哈一笑,“三位覺悟還挺高。”
呂夷簡惡狠狠的瞪了寇季一眼。
寇季笑道:“不過此事不急。等到天下道官和廟宇清除完了以后,就該變一變官制,以及各地方的轄地。
其中各地方的轄地,是重中之重。
三位若是閑暇的話,不妨好好的參詳參詳此事?!?
王曾皺眉道:“此事之前你就跟老夫三人講過,老夫三人也曾陪你商量過。如今再次參詳,難道其中存在變數(shù)?”
寇季笑道:“不是說存在變數(shù),而是此前只是大致的商量了一下,不夠細(xì)致。如今要將其落到實處,自然要將一些細(xì)處參詳通透?!?
王曾沉吟道:“找個地方仔細(xì)說說。”
寇季沒有拒絕,點頭道:“去資事堂,如果官家在的話,可以一起參詳一下?!?
當(dāng)即。
四人一起到了資事堂。
趙禎并不在。
四人就各自找到了各自的位置坐下。
資事堂內(nèi)留守的宮娥和宦官給四人備上了差點。
寇季在他們將茶點送到了面前以后,吩咐他們先行離開。
他們離開以后,寇季緩緩開口,“此前我們議過,我大宋地方官制和轄地十分復(fù)雜、繁瑣??偸菚霈F(xiàn)那種一個地方三個衙門管轄,而三個衙門互相推諉,都不愿意管的事情。
所以,地方衙門職能和地方衙門的轄地必須劃分清楚。”
呂夷簡三人一起點頭。
地方衙門職能不明、轄地不明,所造成的麻煩,他們?nèi)艘姷淖疃?,所以對此深有體會。
寇季繼續(xù)道:“首先是路、府衙門。路衙門和府衙門職權(quán)重合的地方是最多的。有路衙門無府衙門,有府衙門無路衙門的地方還好說。
可府和路衙門皆有的地方,兩個衙門之間互相爭斗,互相推諉,危害十分大。
所以,我當(dāng)初提議,改路為府,設(shè)立府城,統(tǒng)管治下的全境。
如此一來,也不會再出現(xiàn)兩個衙門之間互相爭斗和互相推諉的事情。
但地方兵馬具體如何管轄的問題,并沒有商量妥當(dāng)。
所以此事還需要仔細(xì)商討?!?
呂夷簡沉聲道:“既然已經(jīng)改路為府了,那府便是地方最大的衙門,自然應(yīng)該由知府掌管一府的兵馬。”
王曾皺眉道:“一府境內(nèi)的兵馬,足足有兩三萬之?dāng)?shù)。知府管得過來嗎?”
呂夷簡道:“有兵曹……”
王曾搖頭,“就算有兵曹,也難以管轄。而且知府若是起了歹心,或者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很容易聚起兩三萬之?dāng)?shù)的兵馬。
地方兵馬存在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地方,而不是為禍地方?!?
呂夷簡聞言,也皺起了眉頭。
寇季笑道:“這便是需要再參詳?shù)牡胤??!?
寇季繼續(xù)道:“州、縣衙門,亦是如此。大縣,堪比一州,職能也有所重合。所以州衙門和縣衙門也必須細(xì)化。
府治下,應(yīng)該是州。
州治下,應(yīng)該是縣。
如此,朝廷治府、府治州、州治縣、縣治理村鎮(zhèn)鄉(xiāng)。
由上而下,一目了然。
中間不會出現(xiàn)職權(quán)重合和職能重合的地方。
誰的事情,誰做。
誰的責(zé)任,誰擔(dān)。
追責(zé)的時候,可以具體到每一個人。
這便是其中的好處。
但一府轄下應(yīng)該有幾州,一州治下應(yīng)該有幾縣。
每一個府、州的情況都不同,所以必須根據(jù)每一個府、州、縣詳細(xì)的討論。
此前我們只是大致的討論了一下。
可如今真的快要到了推行的時候,就必須將此商量妥當(dāng)。
而且如何劃分各府,府城設(shè)在何處,能夠便于百姓們,也需要商量妥當(dāng)。
此外,隨著各府、州、縣衙門的劃分以后。
各轉(zhuǎn)運衙門,各漕運,也必須理清。
是單獨提出來,還是融入到各府,都必須好好商量一番。
此外,地方衙門在做出了改變以后,地方的官制、職能等等,也得做出一定的改變。改路為府以后,各地的轉(zhuǎn)運使、安撫使、招討使等如何安置,也是需要詳細(xì)商量的?!?
地方衙門做出了改變,不僅僅是地方官制、職能有變化,地方上的利益也會跟著變化。
其中要商量的很多,要討論的也有很多。
所需要調(diào)節(jié)的利益也十分多。
不得不慎重行事。
呂夷簡三人聽完了寇季的話,沉默不語。
寇季提出的問題,他們此前都有想過。
但是中間存在著許多分歧,都沒有商量明白。
一些官制、職能、利益調(diào)節(jié)方面的問題,也沒有細(xì)化。
寇季見三人沉默不語,就笑道:“我們必須提前將能想到的問題都解決,如此,在推行路改府的時候,遇到的麻煩也會變少?!?
王曾沉默了許久以后,道:“此事確實該仔細(xì)的商討?!?
張知白左右瞧了三人幾眼,道:“這是一件大事,不是一時半刻就能商討妥當(dāng)?shù)?。眼下我們最主要的事情,是將那些從寺廟中清查出的田產(chǎn),分派給百姓。
等我們分派完了地,再商量此事也不遲?!?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