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寇季側頭看向了王曾,“王公覺得我的法子不行,那你可有可行的法子?若是有,就說出來。反正土地兼并的問題,我和官家是必須解決的。 為此流血千里,我們也在所不惜。 大宋,是所有人的大宋,而不是少數人的大宋。 若是只有少數人占據著大宋的一切,那大宋長久不了。 大宋可以允許一些人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一定的特權。 但大宋堅決不允許少數人,占據了所有人的一切。” 寇季頓了一下,不等王曾開口,就繼續道:“說實話,如果少數人懂得進退,懂得知足,沒有人愿意興風作浪。 可是少數人不懂得進退,不懂得知足。 他們在百姓們幫他們斂財的時候,還要奪了百姓們手里的地,奪走他們的口糧,將他們往死里壓榨。 百姓們沒有糧吃,就活不下去。 活不下去,就是要造反的。 他們造反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將當地的豪門大戶吃一個干凈、殺一個干凈。 然后再是朝廷。 當年川府內鬧的轟轟烈烈的王小波叛亂,是緣何引起的,你應該清楚。 王小波作亂之初,不過百十人而已,短短十日,就聚眾過萬。 他作亂的號子是‘均貧富’。 他就是借著這個口號,席卷了青城等地。 當有一日,百姓們手里的地被拿完了,再有人喊出‘均貧富’的號子。 你猜猜舉國上下,會不會揭竿而起? 大宋四野,會不會狼煙遍地?” 王曾聽到此處,臉色鐵青。 寇季呵呵笑著道:“我大宋兵制革新前,一百多萬兵馬,有七成在我大宋腹地。他們在我大宋腹地做什么呢? 防著百姓作亂。 我大宋一百多萬兵馬,不去域外迎敵,不去域外收復失地,不去域外開疆拓土,居然守在腹地內防著百姓作亂。 你說可不可笑?” 王曾臉色一下黑的像是鍋底。 寇季長嘆了一口氣,道:“此事貌似就是你們這群文臣搞出來的。你們明明知道百姓們為何作亂,卻不想想如何幫百姓們解決問題。 而是一個勁的募兵,一個勁的往地方派兵,鎮壓著百姓。 為的就是維護你們背后那些豪門大戶的利益。 而在朝野上下口口聲聲喊著要為民做主的,也是你們。 你們還能要點臉不? 你們把百姓們逼到了冤案平反,也要跪在地上稱呼你們一聲青天大老爺的地步。 你們把百姓們逼到了稍微主持一些正義,百姓們便為你們歌功頌德千百年的地步。 你們還為此沾沾自喜? 你們吃的是百姓們繳納的稅收,享的也是百姓們血汗換來的富貴。 你們為百姓們做事不是應該的嗎?” 王曾聽到此處,已經羞愧的無地自容。 寇季卻越說聲越高,“十個百姓作亂,你們能夠鎮壓,十萬百姓作亂,你們也能夠鎮壓,可十萬萬呢? 你們拿什么鎮壓? 數十年、數百年積攢的怨氣,你們又拿什么去平復? 你們鎮壓得了? 你們平復得了嗎?” 寇季說完這番話,閉上了嘴,正堂內的兩個人陷入到了沉默當中。 沉默足足持續了半個時辰。 寇季深吸了一口氣,道:“我知道你王公為人正直,出仕以后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我的話是重了一些。” “哎……” 王曾長長的嘆了一口氣,道:“你的話不重,老夫為百姓做的那些事情根本算不上什么。 比起老夫做的小事,土地兼并才是大問題。 可老夫從沒有向朝廷申明此事,也沒有為此事奔走。 甚至在想到此事的時候,還會心生退意。” 寇季遲疑了一下,道:“我也是有感而發,忍不住多說了幾句,你就別往心里去了。” 寇季之所以突然之間說這么多,就是因為提到大宋土地兼并問題的時候,總是想起大宋的一些史料。 比如大宋在用兵方面,被人欺負了。 就總想著練新兵,建立新軍,一雪前恥。 可卻很少成功過。 偶爾有那么一兩個冒死去練新兵、建立新軍的,幾乎都被朝堂上的大佬們給捏死了。 而從頭到尾,大宋的官員們都沒有提到,將大宋腹地的兵馬拉出去,以戰練兵。 那些兵馬一直留在大宋腹地,留了幾百年,一直防著百姓。 此外,大宋經歷的慶歷新政、王安石變法,兩次革新,針對土地兼并的律法提了一籮筐,卻依然沒有人提議,先將百姓們脖子上的刀拿下去。 刀在百姓們脖子上架著,握住刀柄的是權貴、是豪門大戶。 你們改的什么革? 又憑什么成功? 敢不敢拿開百姓們脖子上的刀,讓百姓們鬧一場? 然后看一看你們治理下的太平盛世,到底是怎樣一個太平盛世? 史書上大宋的能臣賢良倒是一大堆。 朝朝都有。 只要是能叫響名字的,在史書上的評價都是賢良。 將刀架在百姓脖子上治理百姓,算什么賢良? 真正的賢良那是在君王昏庸的時候可以慷慨赴義的。 真正的賢良那是能輔佐君王治理出冠以年號的盛世的。 比如貞觀、開元、洪武、永樂等等。 大宋能叫響的年號有哪一個? 王曾不知道寇季心中所想,他只對寇季的話深有感觸。 王曾鄭重的盯著寇季,“老夫此次單獨見你,就是有一番話想要告訴你。如今聽了你的一番言論,就更應該告訴你。” 寇季道:“王公直言!” 王曾雙手放于身前,恭恭敬敬的對寇季一禮,“你和官家處理土地兼并的問題,請算上老夫。老夫雖然年邁,但尚能為百姓出一份力。 若是你和官家覺得老夫礙事,可以將老夫發配到地方,老夫也想像李迪一樣,再為我大宋治理出一處糧倉。” 寇季見此,嚇了一跳,趕忙撲到了王曾身前,“王公,你這就折煞我了。王公愿意冒著得罪天下權貴和豪門大戶的風險,陪著我和官家一起解決土地兼并的問題。 我和官家歡迎還來不及呢。 又怎么可能嫌您礙事?” 王曾直起身,盯著寇季,認真的道:“老夫雖然是主動入伙,但也有一個條件。”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王公,我們做的是為百姓謀福的事情,又不是扯旗立山頭,還入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