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寇季真正在意的還是稅務司本身。 稅務司初建,必然是困難重重,不僅要用盡辦法幫朝廷收稅,還要跟豪門大戶和官員們斗智斗勇。 最重要的是上下都得扛得住壓力。 若是扛不住壓力,被人一嚇唬,被人一針對,就會土崩瓦解。 所以稅務司的設立,必須徐徐圖之,也必須精心挑選稅務司的各級官員。 趙禎看到寇季一個勁的苦笑著搖頭,就知道自己是心急了。 “我們需要做的太多了,不急一點的話,朕怕做不完……” 趙禎長嘆了一聲。 他雖是帝王,但在傳承方面,跟民間的百姓沒有太大區別。 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將能做的做完,給后世子孫留下一個安定、繁榮、昌盛的江山。 讓后世子孫不需要經歷他所經歷過的磨難。 讓趙宋江山可以傳承得更長久一些。 寇季聽到了趙禎的長嘆,笑而不語。 因為他很清楚,江山社稷上面的事情,永遠也沒有做完的時候。 因為你每做完一件事,便會有心的事情發生。 如此反復,永無盡頭。 趙禎和他只能做一些相對不那么容易改變的大事,為大宋江山搭起一個可以相對的傳久一點的框架,使其傳下去。 框架里的好多內容,都需要子孫后輩去完善、去更替。 想要一口氣搭起架子,填滿里面所需的一切,讓子孫后輩沿用千年,根本不可能。 歷朝歷代的開國君主,在設立祖制的時候,其首要的想法就是他們訂立的規矩,可以使他們打下的江山無休止的傳承下去。 事實證明,他們的想法,僅僅只是一個想法。 他們訂立的祖制,不僅沒有使他們的江山千萬年的傳承下去。 甚至在很多時候,他們訂立的祖制,都是阻礙他們江山順利傳下去的障礙。 比如多個朝代推行的革新,遇到了反對的人。 反對的人手里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祖制。 所以一成不變的律法和規矩,不僅不能成為一個國家逐漸強大的根基,反而是一個國家逐漸衰弱的禍根。 也正是因為如此,律法、規矩,唯有一邊用,一邊完善,才能是一個國家持續的強盛下去。 “官家,一口吃不成個胖子,該花時間的時候,我們還是得花時間。若是急于求成,很有能辦不成事,還得浪費時間?!? 寇季笑著勸誡了趙禎一聲。 趙禎苦笑了一聲,“朕就是心急……” 寇季繼續笑道:“官家若是心急的話,現在就可以挑選人手,為之后設立稅務司做準備。 官身,現在給不了。 但是官家可以先用他們做事。 等時機成熟的時候,再賜予他們官身,讓他們由暗轉明。” 趙禎思量了一下,看向寇季道:“各地稅務司的人手倒是好挑選,可主持總稅務的人,朕一時半會兒挑不出合適的。 朝堂上的官員,九成九都是豪門大戶。 即便是出身于小門小戶,入了朝,任了高位以后,也逐漸變成了豪門大戶。 我們設立稅務司,主要針對的就是那些豪門大戶。 此事若是交給朝堂上的人去做的話,難保他們不會泄露風聲,讓我們準備好的一切毀于一旦。 所以朕需要找一個出身低微的,卻又敢做事、能做事的。” 寇季略作思量,道:“臣為官家推舉兩人。可供給官家挑選?!? 趙禎聞言,立馬追問道:“何人?” 寇季直言道:“陜西府知府范仲淹,古蒙府知府張方平?!? 趙禎聽到此二人的名字,先是一愣,隨后哭笑不得的指著寇季道:“四哥你居然誆騙朕,你看似推舉了兩人,可實際上只有一個人而已?!? 寇季笑而不語。 趙禎感慨道:“陜西府知府范仲淹、古蒙府知府張方平,二人出身確實貧寒?!? 范仲淹幼時,生父亡故,其母孤苦無依,不得不帶著范仲淹改嫁。 范仲淹是由養父養大的。 長大成人以后,其母告訴了范仲淹他的身世。 范仲淹得知了身世以后,傷心不已,含淚辭別了母親,趕到了應天求學,師從戚同文。 寒窗苦讀數年。 張方平雖然父母雙全,但是家境卻十分貧寒,貧寒買不起書,大多時候都是借閱別人的書籍。 一般通讀一遍,便能記住里面的內容。 他就是這么零零散散的撿書讀,考取了茂才異等,從而出仕。 他們二人雖然是一府之尊,但是背后卻沒有牽扯到太多的豪門大戶。 他們二人各有抱負,都想為國為民做一些大事,并且名垂青史。 所以他們二人中間任何一個人去主持稅務司,應該都不會透露風聲給豪門大戶。 只不過,張方平剛剛出任古蒙府知府勉強一載,勉強熟悉了古蒙府的一切政務和百姓。 如今古蒙府百廢待興,張方平根本走不開。 所以寇季能選的,就只有范仲淹一人。 范仲淹在陜西府的任期已滿。 他在任職陜西府期間,借著趙禎和寇季一系列的資源傾斜,讓陜西府的百姓脫離了貧窮狀態。 陜西府內經常流通的鐵錢,如今已經被廢止。 如今陜西府內流通的就是朝廷鑄造的新的天圣錢和交子。 陜西府的一切,已經跟其他相對比較富庶的府,沒太大區別。 當然了,范仲淹不可能徹底掃清陜西府內的所有貧窮百姓。 他只是掃了一部分,還有一部分被遷移到了大理和遼地。 但無論如何。 范仲淹治理陜西府,都是有功的。 吏部連著三年,給了范仲淹上評。 依照朝廷的升官標準,連著三年上評,那就是能臣、功臣,朝廷理應升遷。 眼下六部中沒有空缺。 政事堂內倒是有空缺,但是范仲淹的資歷和功勞還是差了點。 所以入了不政事堂。 而出任稅務司主官的話,卻剛剛好。 這也是為何趙禎在聽完了寇季的話以后,說寇季明明推舉了兩個人,但能選的只有一個人的緣故。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