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0章 表里不一司馬光-《北頌》
第(2/3)頁
“給我站住!”
趙潤腳下一頓,回過頭給了寇季一個燦爛的笑容。
寇季瞪了趙潤一眼,“你的課業我還沒有查驗呢,就想跑?”
趙潤干巴巴笑道:“是您讓我去玩的……”
“哼……”
寇季哼了一聲,對著趙潤招了招手,帶著趙潤到了書房。
王安石和曾鞏二人如今在文昌學館讀書,所以書房里只有寇卉、蘇景先、蘇軾、狄詠四個人在。
寇卉就是一個坐不住的,在書房里各種搗亂。
蘇景先乖巧的領著蘇軾和狄詠兩個小家伙在一旁讀書。
雖說都是寇季門下的人,可真正教授蘇軾和狄詠識字習文的是蘇景先。
寇季頂多教授他們一些算學,以及通過講故事的方式給他們講一些雜學。
因為三個小家伙年齡太小,不適合學習太深的知識,所以寇季也不會教授他們什么深奧的學問。
像是王安石和曾鞏,如今一個在跟西方的文學較勁,一個在跟西方的哲學和天文學較勁。
其中還穿插著一些寇季從后世帶過來的知識。
二人因為出身于中原的緣故,天生對西方的文化懷有敵意。
所以在觀看西方文化書籍的時候,總是要跟其較量一番。
若是中原文化戰勝了西方文化,他們就會好好的鄙夷一番,若是西方文化戰勝了中原文化的話,他們就會仔細研究一番,然后找一找古籍,看看先賢有沒有研究出同樣的文化,并且將其記錄下來。
寇季很喜歡王安石和曾鞏二人的記錄。
因為他二人的記錄,等于是將西方文化徹底的漢化了一番,對于這些文化以后的傳播有很大的幫助。
像是一些中西方相同的道理,便能引用圣人言語解釋。
也算是給西方文化中的很多東西找了跟腳,讓它們傳播起來更容易,更容易讓大宋人接受。
當然了,無論是文學還是哲學,對他們而言都不算太難。
畢竟文學和哲學是他們從小的必修課。
他們二人又是其中的佼佼者,自然能輕易的領悟和辨別其中的道理。
真正為難他們二人的是西方的天文學,以及寇季假借西方文化之名拋出來的《自然》。
雖然西方文化中也有對自然的理解,但是相比于寇季給出的自然,顯得有些簡單。
寇季給出的自然,更加的全面。
無論是天文學還是《自然》,里面的許多東西都和中原文化背道而馳。
二人在初次接觸天文學和《自然》的時候,堅決的將其中一些東西定為謬論。
在經過仔細論證,確認了里面的道理是真理以后。
腦海里會產生無窮的風暴。
他們所學的很多知識會被推翻,所認為的很多真理會崩塌。
兩股颶風會在腦海里瘋狂的碰撞,其痛苦可想而知。
畢竟,王安石和曾鞏年齡都大了,一些思想已經成型,猛然推翻,會讓他們陷入到許多懷疑當中。
比如……
“天圓地方是假的?”
“書里面是這么寫的。”
“祖宗的至理真的錯了?”
“不知道,無法論證。先生給的書中提到,可以去海邊觀看遠處行駛過來的船帆,確認我們腳下的地是圓的。”
“為什么不是海是圓的?”
“你見過平躺在地上的拱形水?”
“是我糊涂了……”
“我更糊涂……”
“如果我們腳下的地是圓的,那我們為什么沒掉下去?”
“書中有提……說我們腳下的地有吸力,萬事萬物都被吸附在地上。”
“為什么……”
“若是沒有吸力,所有的東西為何不天上飛,反而往地上掉?”
“鳥……”
“鳥什么鳥,鳥有翅膀。先生給你的書你到底看了沒?”
“不敢看……”
“為何?”
“里面有鬼,一旦看了,就會被鬼拉進書里,再也出不來。”
“那你為何問我?”
“好奇……”
“……”
文昌學館的觀陽臺,王安石和曾鞏并排而坐,雙腿懸在空中,眼中充滿了茫然,有一句沒一句的說著。
許多從他們背后經過的人,都覺得他們傻了。
往日里意氣風發,怒懟文昌學館所有同年的兩個英才,如今每次出現,不是雙眼通紅的悶著頭往前走,就是自言自語,自說自話,要么就是雙眼無神的往著天空。
以往他們身邊圍著許多真心的假意的好友,如今一個都不見了。
只有他們兩個一直待在一起。
一個身穿白衣少年手握著折扇,踏著輕快的步子出現在了二人背后。
“王兄……曾兄……”
王安石和曾鞏回過神,回頭看向了身后的少年。
曾鞏撇著嘴道:“別人見了我們都躲著走,為何你還往我們身邊湊?”
少年也不客氣,走到了曾鞏身邊坐下,笑著道:“我對你們研究的學問比較好奇。”
王安石見少年坐到了曾鞏那邊,微微皺了皺眉。
王安石心里清楚,少年之所以避開他,是因為他身上有味。
他為人灑脫、不修邊幅,不經常洗漱,所以身上經常有一股淡淡的味道,別人誤以為他有皮膚病,所以不為人所喜。
一些野史上甚至還真的將他不修邊幅、不經常洗漱,渾身臟兮兮的當成了皮膚病記載。
拜師寇季以后,倒是勤快的洗著澡,再配上香囊,就沒什么味道。
但近幾日研究學問入魔了,沒怎么注意,所以味道有上來了。
但少年人的鼻子靈敏,所以刻意的躲著自己。
王安石淡淡的說了一句,“我們沒研究什么學問……也沒什么學問可研究……”
少年人爽朗的一笑,“王兄說笑了,別人都說王兄和曾兄陷入到了瘋魔。但小弟卻知道,兩位兄長是在研究高深的學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