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0章 表里不一司馬光-《北頌》
第(3/3)頁
小弟也曾經陷入到這種情形當中。
所以能夠理解。”
王安石仰頭看著天,沒有搭理他的意思。
倒是曾鞏詢問少年人道:“你知道萬事萬物為何不往天上飛,反而往地上跑?地上有沒繩子拴住萬事萬物。”
少年人一愣,陷入到了沉思。
短暫的一瞬后,少年人笑道:“鳥兒就在天上飛啊。”
“可它終究還是要落地。所以萬事萬物最終都會落在地面上。可地上明明沒有繩子舒服它們,它們為何不是漂浮在空中,而是落在地上?”
曾鞏再次提出了疑問。
少年人沉吟了一下,直言道:“因為有重量,所以會往低處落。”
曾鞏再問,“所以萬事萬物是因為天高地低,所以才會一直往地上落?”
少年人毫不猶豫的點頭。
曾鞏又問,“那地要是圓的呢?”
少年人失笑道:“地怎么可能是圓的?”
曾鞏舉例道:“東漢張衡所著的《渾天儀注》東漢王充著的《論衡說日篇》上面說地是圓的,還有《周髀算經》、《開元占經》都側面的論證地是圓的。”
少年人聞言,并沒有急著辯解此事,反而疑問道:“曾兄最近在研究天文地理?”
曾鞏吧嗒著嘴幽幽的道:“算是吧……”
少年人點著頭繼續問道:“曾兄為何認為地是圓的,僅僅是因為四篇古籍?又或者是從其他地方了解到了什么證據,所以才會有此疑問。”
曾鞏剛要開口,就聽王安石不咸不淡的道:“你只需要回答曾鞏的問題即刻。”
曾鞏閉上了嘴,看向了少年人。
少年人沉吟了一下,道:“天圓地方是恒古至理。僅僅是幾個人做的學說,并不足以定論此事。
張衡也好、王充也罷,并沒有留下足夠的證據證明此事。
既然沒有證據證明此事,那就不足為信。”
王安石和曾鞏對視了一眼,齊齊看向了天空,沒有再言語。
少年人見此,遲疑著道:“難道小弟說的不對?”
王安石不想說話。
曾鞏沉吟再三,開口道:“我和介甫最初也是這么認為的,可有人給出了證據。”
少年人瞳孔一縮,追問道:“誰?”
曾鞏嘆了一口氣道:“一個大食人……”
少年人聽到此話,哭笑不得,“蠻夷之人的話怎么可以輕信。王兄和曾兄居然還會為此現如煩惱,說出去肯定會引人發笑。”
王安石皺眉道:“子固剛剛說了嗎?大食人給了證據。”
少年人一愣,直言道:“是何證據?”
王安石冷聲道:“水會不會拱起來流淌?”
少年人搖頭,“水往低處流,除非借助人力或者物力,不然只會一瀉而下。”
王安石點著頭道:“如此說來平靜的海水上行舟,由遠及近,看到的會是整個船,而非先看到船帆,再看到船身?”
少年人一下就愣住了。
許久以后遲疑道:“小弟曾經去過海邊,海面上漂浮過來的船,是先看到船帆,再看到船身。”
王安石再次點頭道:“你還算誠實,那你說說,地要是放的,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少年人遲疑了好一會兒,搖了搖頭,一臉尷尬的道:“王兄、曾兄,我還有課業未完,先告辭了。”
王安石搖了搖頭,沒有再言語。
少年人起身就走,走了幾步以后,腳下一頓,遲疑再三,咬牙道:“王兄、曾兄,在你們沒有確鑿的證據前,萬萬不要將此事傳揚出去。不然會受到萬人唾罵。”
說完這話,少年人拱了拱手,匆匆離開。
王安石不咸不淡的道:“年紀輕輕,就學會了趨利避害,難成大事。”
曾鞏笑著道:“還算有點良知,不算太壞。”
王安石冷哼一聲道:“表里不一,不可深交。”
曾鞏愕然的看向王安石,“介甫如何斷定的?”
王安石果斷道:“你我若不是先生的學生,他絕對不會主動湊上來跟我們交談。要知道,我們比他早入門一年。
課業早就超過了他太多太多。
他不跟那些同科的同窗相交,反而經常找上你我。
你說說他到底是為了什么。”
曾鞏遲疑著道:“聽說他在同科中名列前茅,算是少有的英才,以你我的名聲,他過來跟我們相交,也很尋常。”
王安石哼了一聲,道:“每次見到你我,他只會挨著你,卻不是我。”
曾鞏聞言,略微愣了一下,緩緩點頭道:“如此說來,他跟你我相交,確實不是真心的。”
說到此處,曾鞏頓了頓,盯著王安石道:“不過你確實該勤洗漱。”
王安石撓了撓頭,苦笑道:“一忙起學問,哪有時間……”
曾鞏認真的道:“先生是一個很愛干凈的人。你可別惹先生不喜。”
王安石嘆氣道:“知道了……”
說完這話,二人又研究起了寇季交給他們的學問。
研究了好一會兒,王安石突然道:“對了,見了那個小子也有三四次了,還不知道他叫什么?”
曾鞏瞥了王安石一眼道:“司馬光,字君實。西晉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后代。他爹是前兵部郎中司馬池,跟剛剛回京出任禮部侍郎的龐籍是至交。
前兩年亡故了。
如今司馬光寄主在龐籍身邊。
聽人說龐籍將此人當成親子看待。”
王安石一愣,狐疑的道:“你怎么這么清楚?”
曾鞏不咸不淡的道:“龐籍跟我爹有點交情,回京以后曾經跟我爹見過一面,我爹告訴我的。”
王安石點著頭道:“原來如此……”
說完這話,王安石似乎想起了什么,盯著曾鞏問道:“龐籍如今也算是朝中重臣了,為何他回京以后,沒到先生府上去拜望?”
曾鞏坦言道:“以先生如今的地位,龐籍不可能冒然去拜訪先生。他又不像是蘇洵,是先生的門生,可以毫無顧忌的登門。
他若冒然上門,會被人說成是阿諛奉承之輩。
你知道的,現在眼紅先生的人很多,他們不敢對付先生,所以就會遷怒先生身邊的人。
就像是前些天,我爹在衙門里坐衙的時候,就被人說借著兒子攀上高枝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