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開放數據庫-《真實末日游戲》
第(1/3)頁
《山海經北山經》:
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溺于東海的女娃,化作精衛小鳥,不斷銜樹枝石子想要填平東海,為自己復仇。
當初沈鋒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首先是感動于她的悲壯,隨后又被那強烈的復仇意識所震撼,甚至有些寒毛倒豎。
哪怕復仇成功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哪怕明白這一切需要無盡的歲月,卻仍然要去復仇。
復仇,復仇!讓敵人在噩夢中驚醒,將他們的血肉蠶食,永生永世,永無止息!
這是一種獨屬于東方意志的堅韌,足以讓一切敵人膽寒。
龍之國的核打擊系統起名為精衛,顯然也是為了體現這種意志。
只是聽到精衛的話,沈鋒此時不由有些訝然。
這個人工智能和他之前預想中的還不太一樣,似乎自由度和智能化程度更高一些。
“至交好友?難道你們之間還有信息交換?”沈鋒問道。
當戰爭爆發之后,幾個大國之間的通信應該早就被切斷了。
特別是核戰爆發之后的核冬天,足以形成包裹整個地球的放射性塵埃云,隔絕一切無線通訊。
精衛有些百無聊賴地說道:
“當然沒有,不過這么久了,大家應該互相也意識到了對方的存在,所以才形成默契,每年在同一天發射核彈啊。”
沈鋒不由有些無語,一旁的螢火更是大受震撼。
沒想到重生日的選定,僅僅是因為現存的核打擊系統的約定俗成!
“現存的核打擊系統還有幾個?為什么一直到現在還有核武庫的存在?”
這也是沈鋒十分關心的問題。
按理說當第一次核戰的時候,雙方就應該已經把庫存的大部分核武都發射了出去,接下來的幾百年同樣還在輸出核彈,這些核彈到底從哪里來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