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邪神…… 這自然不是充滿多少光明的詞匯。 它有復數的釋義,但無論哪種都是令人惶恐不安的。 易春對于神祇的了解,仍然停留在之前的些許接觸之上。 畢竟,地球似乎并沒有神祇的相關痕跡。 這是易春所喜歡地球的一點——對于那些超乎凡物力量和理解極限的事物,他總是有著些許不安。 但即便只是粗淺的接觸,易春也能夠了解到神祇這一概念的重量。 哪怕,只是處于神祇中最為底層之一的邪神…… 當然,這里的邪神指的并非邪惡陣營的神祇。 它所對應的,是那些通過往往具備邪惡的特征,獲取了一定神性力量的生物。 這些生物擁有著與神祇相近的力量,但卻沒有相應的位置。 在祭祀們的相關定義里,這些存在被稱為邪神。 至于邪惡陣營的神祇…… 它們很少會需要這種籠統的稱呼。 因為當世人了解祂的名諱之時,往往意味著對方搞出了某些大事情。 這所對應的,往往是不堪入目的血腥和令人膽寒的深邃恐懼…… 這種記憶,會變得無比深刻,它是獨一無二的…… 易春用粗糙的手掌扣了扣自己的樹杈,他自然沒有想過成為什么邪神。 他并不認為,自己算是一個多么善良的人。 但對于那些與自然之道完全悖逆的殘忍行為,易春是不會觸及的。 不過,這并不代表這本書是毫無價值的…… 即便是涉及神祇之間風流逸事的書籍,在凡物之間也會顯得無比珍貴。 更何況是,這種關于神祇核心力量的書籍? 易春嘗試著,從那些邪惡的知識們抽絲剝繭般尋覓某些啟示。 良久,易春搖了搖頭…… 剝離那些殘忍的要素,剩下的更像是某些荒唐的沙雕行徑…… 這就是邪神的本質? 易春有些難以理解。 他的靈性中,混亂與秩序完成了某種微妙的平衡。 這意味著,他難以理解那些完全傾向于混亂的存在。 但如果僅僅只是殘忍,為什么它們能夠從中汲取到成就神祇的力量? 易春將內心中的黑暗書籍緩緩合上,他思索著關于邪神的奧秘。 邪神的相關特征,讓他不由得想起了玄鳥和綠皮。 比起信仰成就的神祇,易春更傾向于那些只存在名諱存在的古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