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初入南郡風(fēng)波起-《殤頌》
第(1/3)頁
清晨,雄雞報曉,蒼山之路躲藏在灰蒙蒙的霧氣中,別了澤毓村的崇盛三人踏上了去往田國南郡城的官道。
澤毓村的麻木,蒼犬的悲劇,深深的震撼著崇盛,究竟是天地不仁人為獸還是人性本惡獸做人,這個問題,崇盛苦思很久都沒有答案。
原本身在深宮的崇盛,對于民間之事只是通過宮人之口略有所聞,但是這次罹難風(fēng)塵,一路上的種種,深深的烙刻在了崇盛的心里。
原老師說,天地分陰陽,人性有善惡。每個人都是由黑、白所構(gòu)成的矛盾體。國家的政統(tǒng)會左右人性的偏向,無限的放大人性的善惡。
也許在一個衣食無憂,老幼有所養(yǎng)的國家,惡人的惡也會隱藏到內(nèi)心的深處,深到連他自己都忘了。
崇盛心中希冀的盛世,便是這樣一個惡者不惡,善者更善的國度。
霧山的茂林中傳來陣陣狼嚎,打破了清晨趕路的寧謐,不知為何,崇盛聽著這狼嚎,居然有了幾分親切感。
這大概是蒼犬在為他們送行。
從澤毓村步行到田國南郡城只需半日,出了龍霞嶺的山路,遠遠的已經(jīng)可以看到南郡城的城門。
中土大陸有六座圣城,京都昊天城是一座,南郡也是一座。如果單看南郡城那低矮破舊的城門,你很難將它與圣城之名聯(lián)系起來。
南郡有兩座山,一座名為龍虎山,一座名為無量山。
沒有人能說清楚到底龍虎山高,還是無量山高。
即便你有量天尺,丈量之后也不敢說出結(jié)果。
因為龍虎山是天下方士的圣山,而無量山是天下道士的圣山。
道士常見,方士卻不常見。
所謂道者,法也。天地為道所化,萬物皆為道。習(xí)道者,求長生,拜神仙,鍛體煉丹,此為道士。
方士也求長生,也鍛體煉丹,卻不拜神仙,方士拜的是天地,是四象,是五行。
天下道門雄踞名山,開枝散葉,分宗立派,處處可見道觀,好不威風(fēng)。
但方士不同,方士自上而下,只有一脈,云游四海,大地作床,蒼穹為蓋,餐風(fēng)露宿,方士之所至即方士之魂所在,整個中土大陸的方士只有龍虎山須臾宮這一個據(jù)點。
游走天下的方士,總是一副風(fēng)塵仆仆的樣子,也不求財也不爭利。曾有得道者詢問當今方士之北斗南華,方士碌碌所為何?南華答,為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