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博弈之間前塵續(xù)(三)-《殤頌》
第(2/3)頁
難道和櫻洛仙子私自下山,火燒賭坊有關?
既然須臾宮宮門緊閉,自己又無熟悉方士,所以自然不便扣門相擾,失望之下,崇盛也不甘心就此下山,于是走到白虎圣像前徘徊。
傳說白虎的圣宮在離國白蕖雪山上,白虎是離國的守護神。
“公子,我看你對天下宗門,江湖門派所知甚少。”枯榮回想著今天所發(fā)生的的事,當聽到那老乞丐就是舒含章時,崇盛并沒有任何反應。以崇盛離國王子的身份,以前自然不可能與舒含章這種亦正亦邪的江湖人物有所交際,所以崇盛應該是根本不知道舒含章是什么來頭才對。
“一無所知。原老師從未跟我講過,離國是虎將之國,原本我以為我終此一生都不會跟這些江湖人物打交道,所以也從未關注過。”崇盛邊說邊摸著石像白虎的基座,心里生出幾分親切感來。
“公子如果有興趣,我可以大致跟公子說一下。”
“如此最好,唉,我現在也算是行走江湖吧。”崇盛說著嘆了口氣。
就這樣崇盛和枯榮在白虎像前坐下,枯榮講起麒麟圣朝江湖上的事來。
麒麟圣朝江湖分宗門、幫會和綠林。
宗門便是以宗教為主導,有廣泛信徒的江湖組織。
麒麟圣朝有七大宗門:佛、道、儒、方、墨、隱、異。
七大宗門各領袖一域,實力各有千秋。
其中佛道兩宗,寺廟遍布大陸,宗人眾多,信徒甚廣,是天下宗門的翹楚。
儒宗,顧名思義便是天下讀書人的宗門,以仁立宗,門人多是圣朝高官要吏。
方宗,便是方士之門,以真立宗,不追求名利,門人稀少,但個個精英,當今方士的魁首便是舒含章提到的南華。
墨宗,是天下工匠之門,以巧工著稱于世,墨家魁首由神匠公輸家族世襲。
相較于之前五大宗門個個傳承數百年來說,隱宗的歷史就短暫的多,隱宗相傳是南宮休所創(chuàng),不過短短數十年。
隱宗之人極為神秘,信徒大多為賤籍之民和奴隸,近些年圣朝多次的起義便是由隱宗的門徒暗自推動的。
如果說隱宗是隱秘的宗門,那么異宗就是虛無縹緲的宗門,到底是否存在異宗,有沒有傳說中的異人存在,都是沒有定論的捕風捉影。
道宗無量山三清觀觀主無恨道長的師弟無根道長曾經將:佛宗紅葉禪師、道宗無恨道長、儒宗清閑居士、方宗南華掌教、墨宗公輸雄主、隱宗南宮休、異宗摘星客并列為江湖七圣。
麒麟圣朝幫會諸多,出名的有五大幫會:圣域劍神閣、駿國金錢幫、利國風云盟、清國龍虎雙刀會、越國黑山門。
五大幫會的幫幫主齊名為江湖五杰。
自聞伯律施行后,圣朝的封國百姓長期處于壓迫欺凌的統(tǒng)治之下,官逼民反,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綠林道上。綠林道上首屈一指的便是四鬼:賭鬼無蹤會偷天鼠舒含章、水鬼京北巨鯨幫海闊天空、酒鬼京南風月樓鳳棲梧、窮鬼丐幫傀儡笑。
至于之前所見的揭竿城,七十二路連云寨,枯榮卻從未在綠林道上聽說過,就連向猛這樣的豪杰在江湖上也未有聲名。
早年間,枯榮和兄長單榮亡命江湖,單榮曾與舒含章切磋比武,結果舒含章一敗涂地,所以舒含章一眼便認出了枯榮,而經常易容不以真面目示人的舒含章,枯榮卻沒能認出。
七大宗門、五大幫會看似只是江湖門派,背后都有看不見的政治勢力支持,是圣朝和各封國爭相籠絡的對象。
甚至連綠林道上也被政治勢力滲透,畢竟明面上的政治角力需要太多陰暗面的支持。
枯榮說完,崇盛大致了解到了整個麒麟圣朝的江湖態(tài)勢。
如今自己流落江湖,自然免不得要與這些江湖人士打交道,而且自己要想東山再起,這些江湖豪杰便是最好的助力。
就拿清國龍虎雙刀會來說,手下有五千門徒,個個身經百戰(zhàn),任何封國如果能夠盡數吸納,都是一支不弱的戰(zhàn)力。
“燼,當今江湖上武功最高者是誰?”崇盛捋了捋枯榮剛剛提到的這些江湖人士。
當崇盛單獨和枯榮相處時,他總會叫枯榮原本的名字。
“無根道長曾編過一本江湖譜,前三全是空缺,無根道長曾說,江湖之上,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武功至高者不一定有名,所以空出了前三甲。江湖譜上第四為無根道長、第五位南華、第六為紅葉禪師。”
“燼,江湖譜上可有你的名字?”
“沒有,但是兄長的名字卻在江湖譜上,只是江湖譜上的他不叫單榮,第十二銀龍。”
“如此看來這位無根道長空出前三甲之位是極為中肯的。你今時今日的實力恐怕已不在單老師之下了。”
“公子的實力也是深不可測。”枯榮這句話并不是有意恭維,而是發(fā)自內心之言。
“枯榮,你覺得這江湖譜上的人物和當今圣朝三十六名將比起來孰強孰弱?”
“平分秋色。”
單榮曾是離國第一先鋒,也在圣朝三十六名將之列,所以在枯榮看來江湖譜上的人物和圣朝三十六名將實力相當。
“枯榮,你覺得無根道長的江湖譜合理嗎?”
“合理,也不合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