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節節抗擊-《萬世血仇》
第(3/3)頁
有了盧萬頃的炮彈準確、及時的爆炸點作掩護,魏沖等人每次都能夠有驚無險的和敵人脫離接觸。就這樣邊打邊退,轉眼就出了四十多里地,蘭花嶺就在眼前!
話說白書杰帶領楊滿屯的二班和徐三江的三班,經過一整夜的急行軍,終于在翌rì上午,趕到了蘭花嶺東南面的半山腰,這里是一條東南到西北走向的山溝。頭道溝和四道溝一線,剛好是三公里左右的狹長區域。
從蘭花嶺頂峰山梁地南坡下來,順著這條山溝就可以到達山腳的葦子溝。越過葦子溝向西北,就可以到遼陽方面。這里原是白書杰選定的一條通道,特遣分隊返回熱河,他最早的設計,就是從這里經過。
山溝兩側都是接近50!!70度的陡坡,高差都在50!!120米。雖然現在已經是冬天,草木枯敗,但樹木茂密,便于隱藏大部隊。
戰士們在原地休整的時候,白書杰帶著楊滿屯和徐三江、鄒寶銀三個班長沿著山溝勘察地形。最后決定,楊滿屯的二班堅守南坡,徐三江的三班堅守北坡,鄒寶銀的輜重班守住溝頭,魏沖帶領王三駒的一班就在下游的四道溝進行阻擊。
二班和三班都有8挺機槍,按照間距三百米均勻的布置在山溝兩側山梁上,基上可以把這條山溝的兩側封住。就算到時候有幾個漏網的,那也無所謂。白書杰來就是要給敵人一個教訓,并沒有全殲對方的妄想。
為了安全起見,二班和三班立即趕到自己的作戰區域,對每一挺機槍進行現場布置,然后全部離開現場,隱蔽到山梁以外一百米。一直等到迫擊炮發起攻擊以后,然后迅速回到陣地,防止敵人冒死翻越山梁突圍。
至于鄒寶銀的輜重班,暫時什么都不能做。必須等到三個方向都打響以后,才能用最快的速度趕到阻擊陣地,封住敵人的退路。
隨著蕭臘梅每隔半小時的一份電報,白書杰就在地圖上把魏沖所部的撤退路線標了出來,王心蘭看著地圖上彎彎曲曲的紅線,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
地圖上的每一個節點,都代表著魏沖所部和敵人交火一次。王心蘭略微數了一下,到下午四點半的時候,魏沖所部已經和敵人交火13次!地圖無聲,但經過血戰的人都知道,這個13,就意味著魏沖所部和死神談話13次!
20個人帶著800多人在山里轉悠,這不是什么好活計。不僅要腿腳利索,頭腦冷靜,還必須膽大包天才行。
白書杰雖然盯著地圖,但他心里也在打鼓。一方面為一班戰士的安全擔心,另一方面還擔心敵人會不會上當。
恰在此時,身后蘭花嶺北坡方向傳來了猛烈的爆炸聲!這是迫擊炮急速shè產生的效果,敵人終于被引過來了,這是魏沖所部對敵人進行最后一次阻擊!
畢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