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善良的蕭臘梅-《萬世血仇》
第(1/3)頁
南天門距古北口4公里,當初修建的時候,被稱為“前拱神京,后臨古北口,崇山邏列,峻嶺迢遙,地雖無雁門之險,景亦若有劍閣之形”。
對于小鬼子來說,如果熱河方面的支那軍隊要從古北口沿著“平古大道”去北平,那么首先就要經過南天門。潮河從古北口流入關內,蜿蜒向東南流去,南天門及平古大道就在潮河右岸。
南天門北面靠近潮河,兩座山夾峙著這個小山口。山口東邊是372高地,小鬼子報告上也將之稱為富士型山。這個高地山腳下就是轉彎南下的潮河了。在山口西邊則是425高地,再西就是421.3高地,小鬼子將這一片山地稱為駱駝山。
再往西走,山勢迅速拔高,這里就是著名的八道樓子。之所以取這個名字,就是因為長城從這里蜿蜒而過,雄踞此處山脊,險峻異常。在此處原本就有8個碉樓,也就是長城上的瞭望臺,八道樓子就是因此而得名。
凌晨三點多中,鐘桂堂就已經率領警衛連趕到了這個地方,在距離南天門兩公里的地方停了下來。一方面是因為戰馬和戰士實在是太疲勞了,從下午一點鐘離開雄縣,這一路疾馳四百多里!
到了南天門才知道小鬼的守備兵營就在這個鬼地方,而從這里到古北口關隘不過四公里。如何做到不驚動長城關隘里面的小鬼子,悄沒聲息的拿下這座兵營,干掉小鬼子的中隊部,成為鐘桂堂現在頭疼的事情。
南天門,其實一直沒有什么名聲,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地方。這里原來是清朝皇帝去承德避暑山莊古御道上的一處山口。皇帝“巡幸熱河,息飲于此”,算是個皇上途中累了歇腳的地方。
不過兩邊沒有修筑城墻,而是以山為墻。旁邊供奉楊令公、真武大帝、關二爺的塑像廟宇,還有二郎神君的道觀和觀音寺等。小鬼子在這里設置了守備中隊以后,被劃為“禁入區域”。因此游人香火斷絕,現在基本上已經成為死地。
鐘桂堂帶著警衛連連長謝崇光和三個排長抵近偵察后發現,無論是東面的372高地,還是西面的425高地,都有小鬼子一個小隊占據要害把守,居高臨下卡死了“平古大道”。小鬼子的守備中隊兵營,就在山口的大路邊上。部隊要想通過這里北上古北口要塞,就要從兵營門口經過!
幾個人趴在河邊觀察了大概半個小時,基本上掌握了這里的情況,心里也變得沉重起來。
“崇光,拿下小鬼子的兵營并不難,困難的是必須同時拿下東西兩側的高地,而且不能鬧出太大的動靜,尤其是不能出現爆炸火光。否則就會驚動古北口的小鬼子,再想偷渡過去那就難上加難了。”
鐘桂堂最后決定三管齊下:“好在支隊長說的不錯,小鬼子高地上的工事都朝北方,南方基本被忽略了。這樣,一排和二排立即出發,采取隱蔽動作,從南面山坡爬上東西兩側的高地,準備突襲小鬼子。崇光帶領三排從河里面摸到兵營門口發起突襲,使用我們自己制造的生物手雷,就和奪取喜峰口一樣。”
這一次鐘桂堂吸取了教訓,戰士們都出發以后,他和王心蘭留在密林中看守戰馬,可不敢帶著王心蘭沖到前面去。再說了,絕大部分戰士們都有偷襲平頂要塞的戰斗經驗,現在不過是復習一遍,自然輕車熟路,不用他太操心。
情況和鐘桂堂估計的差不多,一個小時以后,三個方向幾乎同時傳來幾聲低沉的爆炸聲,這是典型的“承德手雷”標志性聲音,說明第一波偷襲已經得手。
凌晨四點半左右,距離天亮還有一個小時的時間,三個要害全部被拿下。鐘桂堂沒有猶豫讓三個排立即加速前進,一定要在五點半以后趕到四公里以外的古北口。就在小鬼子認為天色已亮,一夜平安無事的疏忽間隙,從敵人背后發起猛攻,一舉拿下兩個小隊的鬼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