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7、擴編命令-《萬世血仇》
第(2/3)頁
不著急不行,原來最大的底牌,就是突擊連的傅德隆這個排。現在團長一聲令下,人家脫離了自己的掌控,回臥牛頂去了。
說白了,凌開山現在就一個光桿司令,手底下正規軍的兵就仨人兒:郝志剛和兩個報務員。
如果不趕緊把自己的隊伍組建起來,盡快投入嚴格的訓練當中,一旦發生不測事件,“張坊營”如果拉不出去,或者拉出去了盡出洋相,他凌開山這輩子就算是栽了。到時候兄弟們看笑話不說,回到熱河他也不敢見白書杰。
“諸位,電報的內容我剛才已經宣讀過了。有關內容屬于絕密,就只能你們自己明白,我指的是關于熱河方面軍,以及總司令白書杰這兩項內容。我們今后對外,一般情況下還是靈仙姑啊,女司令啥的。如果一定要說出自己部隊的番號,那就是熱河警備司令部。”
“下面,就我們目前的編制情況給大家通報一下,有關人員的調動問題自己協調。這次整編,主要是針對警衛連和女兵二連,讀過書而且年齡小的女兵進入通信排,平時學習收發報。原來莫鳳嬌所部,整編為女兵二連。經過和莫鳳嬌溝通,最后形成如下決定:”
張坊營(924人):營長凌開山通信員(3人,通信排編制):解小三、汪強生、柯明遠警衛連(227人):連長郝志剛,副連長楊呂萍通信排(女兵65人,報務員2人):排長劉金翠內衛排(女兵70人):排長譚曉云,副排長張曉偵察排(男兵70人):排長段德勝,副排長黃大勝炊事班(20人):班長張曉(兼)女兵一連(232人):連長花如月,副連長任槐花,駐扎拐脖梁、拐脖山一排70人:排長崔柳枝,副排長葛翠華二排70人:排長肖桂蘋,副排長方玉蘭三排70人:排長顧翠芳,副排長歐陽蘭炊事班(20人):班長歐陽蘭(兼)女兵二連(232人):連長莫鳳嬌,副連長曹鳳芹,駐扎天上頂、王佛寺一排70人:排長段雅芝,副排長高素琴二排70人:排長楊月娥,副排長胡春花三排70人:排長陳翠蓮,副排長徐素云炊事班(20人):班長徐素云(兼)突擊連(232人)連長:鄺老蔫兒、副連長:官高升,駐扎三黃山、閱兵臺火力排70人:排長高昌杰,副排長夏明山機槍排70人:排長尤三炮,副排長謝遠達炮兵排70人:排長黃壽山,副排長裴龍彪炊事班(20人)班長金長福警衛連偵察排,全部都是年齡在17歲以下的少年兵。排長段德勝,就是莫鳳嬌原來所招攬的直系軍里面的一個副排長。這一次大家都離開,他留下來了。偵察排副排長黃大勝,原來是東北軍的一個小班長,跟了莫鳳嬌兩年,這次也留下。
所有的編制里面,炊事班成員除了炊事班長以外,全部由原來的女俘虜中表現較好,有可能爭取的人擔任。暫時不配武器,也不算編制。
女兵連:每個班裝備3挺捷克式輕機槍輕機槍,4支定倭一號沖鋒槍,1支榴彈槍,6支步槍,駁殼槍8支。全連輕機槍36挺,沖鋒槍48支,榴彈槍12支,步槍72支,駁殼槍96支。
突擊連:火力排裝備馬克沁重機槍3挺,捷格加廖夫式輕機槍8挺,沖鋒槍12支,榴彈槍3支,駁殼槍10支;機槍排裝備捷格加廖夫式輕機槍16挺,沖鋒槍16挺,榴彈槍4支,駁殼槍48支;炮兵排裝備迫擊炮9門,捷格加廖夫式輕機槍4挺,沖鋒槍16支,駁殼槍48支。
警衛連:通信排裝備沖鋒槍8支,駁殼槍52支;內衛排裝備捷克式輕機槍12挺,沖鋒槍24支,榴彈槍8支,駁殼槍26支;偵察排裝備54支,駁殼槍54支,榴彈槍4支。
凌開山最后說道:“從明天開始,用一天時間把各部隊的人員落實。各連的駐地作如下調整:突擊連駐扎在三黃山和閱兵臺,女兵一連駐扎在拐脖梁和拐脖山,女兵二連駐扎在天上頂和王佛寺,警衛連負責穆家寨的日常保衛工作。”
“接下來的主要任務,就是結合這幾次戰斗的經驗教訓,開展全員的大練兵!練兵任務最重的,就是女兵二連,因此,女兵一連要抽出一個排給她們當教官。先完成基礎訓練,到時候我會主持全營合練!在此期間,偵察排的另外一個任務,就是看守俘虜,監督他們開荒勞動。”
“另外,如果女兵連里面有人能夠勝任捷格加廖夫式輕機槍,就可以向營部提出更換裝備。最后,我們繳獲的戰馬剛好夠數,所以,在接下來的訓練中,各種武器在馬背上的射擊,要作為一個專門課題進行訓練!”
第二天,女兵一連和突擊連因為成員沒有變化,都開始進入自己新的駐地,然后就是安營扎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