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4、互相威脅-《萬世血仇》
第(2/3)頁
最后經過仔細考慮,白書杰把婆羅洲東面的巴林檳島、霍洛島劃出來,改名尊儒島,作為“原住民養成培訓基地”,專門接納和安置17歲以下的青年婦女和7歲以下的男童。
第一所“南華儒教普及示范學校”也在這里正式開張,并且一口氣修建了240所分校。
白書杰一紙命令:廢除所有的宗教,只能保存道教。
所以《百家姓》、《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女兒經》、《孝經》、《大學》、《中庸》成為循序漸進的必修課程。
120萬7歲以下的兒童全部集中在一起,全天上課學習漢語,第一課的內容就一句話:“我是華人后代,屬于龍的傳人!”
白書杰要在這一批小孩子身上做實驗,看看這類劣等人種,究竟能不能改造過來。如果能夠變成華裔后代,那么今后就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8歲以上的成年婦女,白天開墾勞作,按照白書杰要求興修水利,修筑梯田,全面種植水稻、玉米、豆類、油棕、椰子、橡膠。晚上進入掃盲班學習漢語,然后開始學習《女兒經》、《孝經》。
白書杰基本搞定了當地土族問題,各項工業建設終于掃除了巨大的障礙,圍繞目前的主要核心——戰爭,廠礦企業有了充足的免費勞工保證以后,都已經全面復工。
沒有了當地土族的騷擾,白書杰尋找“古怪石頭”的工作順利多了。畢竟毒蛇猛獸是有辦法對付的,硫磺、煙火都是有力的武器。
民以食為天。
如果政府不能解決老百姓吃飯的問題,社會永遠不得安寧。尤其是3000多萬人被趕出了森林,吃飯就是一個大問題。
白書杰有時候真想把那些菲律賓、印尼戰俘送出去,讓那些土族吃掉算了。可是現在需要的是勞動力,是能干活的工人,戰俘比較好用。
畢竟他們經過一些軍隊訓練,紀律觀念比較強,便于管理。只要放一個機槍連在里面,就可以管理5000戰俘。
既然不允許吃人,所以白書杰還是必須想辦法解決吃飯的問題。
如果老百姓沒飯吃,那永遠也不是一個合格的政府。所以,除了衛生部以外,白書杰第二個組建的國家級機構就是農業部。
農業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未來的國土資源調查,首先就是趕緊把水稻產區、玉米產區、土豆產區、番薯產區、豆類產區尋找出來,然后統一規劃。
根據白書杰的指示,耕地確定以后,一律采用“人地置換的辦法”進行全面整合。
也就是說,原來在菲律賓群島的土族,經過技術培訓和漢語學習之后,全部換到婆羅洲境內種地,反之亦然。
白書杰知道,這些地方的土族,屬于全人類里面最懶惰的族群。他們自己不干活,沒有東西了就開始搶劫別人。
敲詐勒索、殺人撕票,無所不用其極。那些土族數千年來一直沒有絲毫進步,還是原始人的生活起居方式。他們沒有經歷過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文化熏陶,還不知道應該如何做人!
因此白書杰決定:所有的規劃耕地,一律實行集體農莊制度,采用“軍事化勞改”管理模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