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9、核爆試驗-《萬世血仇》
第(2/3)頁
核反應堆出現超臨界狀態,就會發生核爆炸。而核反應堆里面的鈾235和形成鈈239,比一枚百萬當量的原子彈可厲害多了。
一旦發生“不可控”的鏈式反應,所有人都得完蛋。所以他的心每天繃得緊緊的,生怕出現絲毫紕漏。
核武器這種玩具,那就是一把雙刃劍。
玩得好的話,那就很有用。如果玩得不好的話,后果就不是一般的糟糕。
別看小鬼子成天叫囂自己這厲害那厲害,但是他們在核能這種玩具上,簡直就是一塌糊涂。
美國干爹給了那么多技術,結果小鬼子三天兩頭出事,搞得華夏子民因為擔心核污染,現在連海帶都不敢吃了。
先別說太危險的核爆炸,僅僅是核泄漏,那就要了老命。最糟糕的是,這里四周都是火山,而且還有數十座活火山。萬一出現核爆,引發了所有的火山,剛剛誕生的蘭芳共和國立馬就垮了!
核反應堆開始運作,就要同步收集鈈239,這是引爆原子彈的關鍵元素。專家們信心十足,白書杰成天提心吊膽。
對于專家們提出的一個嚴重問題:“1噸球狀型的鈾235,在快速中子束的轟擊下,才能夠達到瞬間連續裂變的臨界點。但是,達到臨界點的龐大鈾235圓球,那實在是太危險了,根本不具有實用性。”
白書杰這個“絕頂天才”,很快就“找到了解決辦法”:“‘反射層’采用你們認為沒有用的核廢料,也就是貧鈾‘鈾238’做實驗,應該具有很好的反射中子束效果。”
“濃縮鈾的臨界重量問題,其實你們可以把濃縮鈾分成若干小塊,然后找到一種可控裝置,讓分割開來的小塊濃縮鈾一瞬間融合在一起,從而達到爆炸臨界點,原子彈就成功了!”
白書杰說得很簡單,這就需要從小當量開始,進行可控裝置的試驗,到哪里進行“核試驗”,成為現在要解決的問題。
這附近都是自己的地盤,到哪里進行核試驗呢?
白書杰挖空心思推敲了許久,最后還是決定把三個不同當量的“原子彈雛形”,用“運十”送到達爾文機場,專家組也一同過去,然后在澳大利亞的大沙漠里面進行悄悄試驗。
白書杰最后強調說:“不需要進行摧毀效果測試,也不需要進行污染效能測試,只要能夠完成核爆炸就算成功。也就是說,只要出現核爆炸的標志,也就是蘑菇云,就成功了。”
這還用測試嗎?尼瑪,后世那么多核試驗都已經測試過了,根本沒有必要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可惜他沒有弄明白科學家的思維模式,簡直胡說八道。
科學家做實驗,最關鍵的就是要拿到第一手資料,你讓人家這也不干那也不干,算什么狗屁科學實驗啊?
沒法子,既然要深入爆炸核心區域進行檢測,那就需要設定一個模擬爆炸環境。里面必須有動物、植物、各種裝備,只有這樣直觀的實驗對象,才能獲得最切合實際的第一手資料。
防化服要生產,各種檢測儀器要進行最后的完善,這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配套工程。你白書杰就算再著急,那也必須聽從科學家的意見。
然后就是要準備一批報廢的飛機、車輛、艦船、各種火炮等武器裝備,后來又派一個團深入原始森林,抓捕了6頭大猩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