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投雷加更-《重生導演,但整點薯條》
第(2/3)頁
*
當記者朋友們當場捕獲、并要求方可以同樣發表對《破曉》的評價時,她手上甚至還拿著半塊沒吃完的小餅干。
方可以偷偷把沾著的餅干屑的左手藏起來,右手拿起話筒,想了想,說出一句《破曉》中的臺詞:
“贊美太陽!為我們的太陽干杯!”
方可以說著,甚至眉眼彎彎地舉了舉手中的話筒,真做了個干杯的姿勢。
“我以為《破曉》最大的缺點,就是拉高了我此后對同類型作品的欣賞閾值?!?
“哇~”
方可以的話引起媒體的一陣騷動。
“這個評價會不會太夸張了?”記者們議論紛紛。
“剛才沈城導演列舉了不少這部作品的缺陷與不足,怎么方導反而一味夸獎?”
“難道說方導是基于與李教授的私交在為其站臺嗎?”
“那從一個觀眾的角度來說,你覺得《破曉》好看嗎?”
“好看?好看那不就行了?!?
另一位記者道:“但是方導,李渡魚監制此次延請的岳曉霜岳導演雖然曾獲得過新人導演獎,但此前一直在文藝片領域發揮,作為女導演首次擔當主旋律片重任,您不覺得《破曉》拍攝出來不管是選題還是格局都太局限了嗎?”
“哪里局限?你不說我都沒發現?!狈娇梢砸槐菊?。
“……”
在方可以看來,《破曉》能夠讓她作為故事梗概的知情人都完全抽離劇作背景之外,作為一個普通觀眾沉浸式享受;能夠在結束放映后掌聲如雷,久久不絕,這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嗎?
觀眾或許在第一次觀看時沒有那么多條條框框的分析理論,但他們的本能反應能說明一切。至于后續的詳細分析、細嚼慢咽,那是更后的問題。
但人類的好朋友記者都誠心誠意地問了,方可以就再說點。
“或者膠片上還刻著公母嗎?‘女’導演拍主旋律,是什么需要特意提醒、單獨列項評價的點嗎?”方可以咬了下重音,
“實不相瞞,李渡魚制片曾經邀請我來拍攝《破曉》的故事,但是被我婉拒了。因為我覺得我自己的拍攝風格比較輕佻,不擅長將一個時代的風土人情濃縮于一點,我對戰爭時代的理解過于片面且幻想。
“但我非常高興看到岳導用其細膩又輕盈的鏡頭,帶給我們這樣一個好故事,哪怕我曾經看過這個劇本的梗概,我都非常享受剛剛的旅程?!?
“我希望如此精彩的作品能夠多多益善,這對業界或者觀眾而言,無疑都是一份禮物?!?
在方可以看來,《破曉》或許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總體而言瑕不掩瑜,并且預示著一條以劇本為核的發展道路。
在足夠的人力物力支持下,這條道路有很大的可能,制作出成熟且精彩的電影。
很多時候,一部好電影并不意味著是一部成熟的電影作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