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恢復通商,江知府升職-《獨寵夫郎》
第(1/3)頁
六皇子的事業心, 黎蕎是真的服氣了。
手臂還吊在身前呢就想往邊城跑,太拼了。
但顯然,六皇子在廢了一條手臂的情況下, 盛鴻是不可能再讓他去邊城的。
此次的談判,并不是胡人來大盛的地盤,也不是大盛去胡人的地盤,是雙方以葫蘆河為界,在葫蘆河邊和談。
這種情況下, 哪怕有大軍壓境,盛鴻也不放心六皇子前去, 萬一再射來一支冷箭, 那盛鴻可真要被嚇死。
黎蕎猜想的不錯,盛鴻還真不愿意讓六皇子去邊城。
不過,為了補償六皇子, 他很爽快的將許家的幾人安排到了大運河上。
此次為了大運河, 他新設了不少官職,安排幾個許家人綽綽有余。
可六皇子心里頭還是不痛快, 和他自己立功相比,給許家人安排幾個小官算什么?但任憑他如何哭求,盛鴻就是不允。
不得已, 他只能作罷。
其實黎蕎挺想再去邊城的, 但現在葫蘆河里的冰已經化掉,他不好再做同樣的手腳。
他就算是去了, 也無法殺太多胡人。
他思索兩日, 給盛鴻提了一個建議。
原本呢, 按照盛鴻的打算是將胡人打怕了,打殘了, 那再坐下來談,不然的話,胡人絕對會獅子大張口。
事實如同盛鴻猜測的那般,此次胡人只損失了兩萬多人手,胡人根基未傷,而大盛主動提出了和談,于是胡人蹬鼻子上臉嚷嚷著要大盛讓利。
這種情況下,黎蕎能想到的法子便是大盛多搞一些只有胡人貴族才能享受到的奢侈品。
比如說茶葉絲綢美酒妙藥等,狠狠饞胡人一把。
隨著胡人搶掠邊城,民間走私的路子幾乎都斷了,胡人貴族日常享用的那些奢侈品早就見底兒了。
所謂由儉入奢易,但由奢入儉難,胡人貴族享受慣了,肯定對這些物資很是想念。
想繼續享用,那就坐下來和大盛談。
不想談,那就打。
可現在的情形是即便東胡、西胡聯手,那也不是大盛的對手。
暴力搶奪,那是搶不過去的。
想享用那些珍品,唯一的法子就是坐下來乖乖與大盛和談。
胡人的日子不好過,大盛就好過了嗎?
憑什么要大盛讓利?
此前胡人偷襲邊城殺死不少百姓,大盛沒讓胡人賠償已經是大盛寬厚了,竟然還敢嚷嚷著讓大盛讓利,無恥!
這個利大盛絕對不能讓,不然胡人肯定會得寸進尺,大盛得守住這個底線。
至于胡人那邊的物產,的確不如大盛的豐富,但大盛也不要胡人什么,只需要牛羊就成。
大盛不要胡人的駿馬,胡人也別想要大盛的鐵器、精鋼等,大家就交換最基本的糧食、牛羊。
雙方和談是為了度過難關減少傷亡,其他的就別想太多了。
盛鴻因為和談一事頗為頭疼,他早就想談了,但胡人卻是要大盛讓利。
朝堂上群臣分為兩派吵作一團,各有各的道理,但不管是打還是讓利,都不是他想要的結果。
現在黎蕎給出了這么一個小建議,他心頭頓時一松,細細琢磨了一會兒,他看向黎蕎的眼神滿意極了。
這的確是個可行的主意。
胡人貴族生活奢靡他是知道的,與其費力氣一番死戰還拿不到想要的物資,那不如坐下來好好談一談。
若他是胡人,他肯定選擇坐下來談。
“黎愛卿,你出了個好主意,不愧是朕挑選出來的狀元郎,腦子就是活泛!”
盛鴻狠狠夸了黎蕎一句。
“圣上,這法子不一定有用,等和談結束確認這法子有效,那您再夸微臣也不遲。”
黎蕎很謙虛。
萬一最后沒成事,那多尷尬啊。
“不不不,朕就要現在夸,管他最后成不成,最起碼能讓朕出一口惡氣,能讓胡人憋屈一把。”
盛鴻臉上的笑容止不住。
于是這件事就定下了。
盛鴻立馬派使團前往邊城,其中的領頭人是兵部侍郎和鴻臚寺卿,盛鴻特意叮囑他們,談判時不要拿大盛的美酒佳肴招待對方,雙方各吃各的,免得對方在食物茶水中下毒,或者是污蔑大盛下毒。
總之,雙方雖然共處一個帳篷,但絕不能讓對方嘗到大盛的美酒佳肴。
屆時要好好表演,務必勾起對方對大盛珍品的想念。
盛鴻送走了使團,想象一下雙方談判時大盛這邊各色物品擺了滿桌,對方桌子上只有肉和奶茶的場景,頓時越想越樂。
他堂堂皇帝,還真沒這么吩咐過臣子。
身為天朝上國,講究的是大方和氣度,可此次他卻是讓臣子特意摳門。
哪怕和談不成,那也足夠讓他樂好幾日了。
也足夠讓胡人氣的跳腳。
黎愛卿出了一條妙計啊。
在盛鴻盤算著該怎么嘉獎黎蕎時,邊城落下殘疾的傷員回京了。
一共有一千一百多人。
這幾年打仗,邊城將士有好多些人都落下了殘疾,一些殘疾程度輕的,比如說缺了手指,瞎了一只眼,走路一瘸一拐等,這些人還可以做飯,喂馬,干一些輕省的活計,因此常無常沒讓他們離開軍營。
現在黎蕎搞了個善堂,常無常立馬將這些人都給黎蕎送了來,足足有三百多人。
另外有一百多人傷重到生活不能自理。
余下幾百人的殘疾程度在這兩者中間。
這一千人到達盛京時,盛鴻派了六皇子和七皇子前去城門口迎接,并且還號召百姓前去參觀黎家善堂。
他即便是一國之君,但他肯定要走在黎蕎前面的,人走茶涼,他決定不了新帝的想法,丹書鐵券并不是萬能的。
他想要拔高一下黎蕎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百姓的民心所向,有時候也是一道護身符。
因此,他特意派了兩位皇子過去迎接殘兵,他這是告訴世人,他不介意黎蕎收攏民心。
他樂見其成。
于是,這日一大早,當六皇子、七皇子在城門口迎接殘兵時,百姓在圍觀。
當六皇子、七皇子帶著這一千殘兵進入黎家善堂時,百姓也在圍觀。
黎家善堂就建在學館旁邊,不管是城外的百姓還是城內的百姓早就知道此事。
如今見這嶄新、漂亮、綠植遍地、桃花盛開的善堂真接納了一千殘兵,百姓們又是嘆服又是羨慕。
一千人吶,每日光是吃飯就得吃掉多少糧食啊?
更別說黎大人還得額外雇傭人照顧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這得花銀子買藥呢!
黎大人好闊氣!
也好善良,說一句菩薩轉世,那當真不為過。
瞧著這些殘兵能免費吃喝,還能住這么漂亮的房子,不少百姓當真懊惱他們之前怎么沒去守衛邊城。
若是斷掉一根手指就能被黎大人包養一輩子,嗚嗚嗚,那這是賺了啊。
不只是百姓這么想。
那些殘兵更是覺得在做夢,不少人恍恍惚惚的,不敢相信眼前所見。
他們的宿舍是十人間的,雖是大通炕,但有各自的柜子可以放私人物品,而且被褥什么的全都是嶄新的。
伙食標準是每頓一半粗糧、一半細糧,逢年過節全細糧,還會有肉。
更絕的是,竟然還有休閑場所?
想舞刀弄槍的,有兵器。
想搞點木工啥的,有工具。
想了解一些知識,竟然還有書籍!旁邊學館里的學生會定期來教他們識字或者是給他們讀地理志、話本小說啥的,好讓他們的日子不那么單調。
就這待遇,不是做夢是啥?
大盛的士兵絕大多數都來自鄉下,而黎家善堂的規格,擱他們村子里,那是地主都住不上的。
但他們殘疾了之后卻是免費住上了?
此次負責送殘兵回京的將領是吳副總兵和常無常那個姓韓的親兵,這兩人跟在黎蕎、六皇子、七皇子身后領著一幫殘兵參觀善堂,也是震驚的有些失語。
等參觀完畢,眾人可以自由活動了,兩人看向黎蕎的眼神亮的跟里面藏著小太陽似的。
兩人很想找黎蕎單獨說話,但六皇子卻是拉著他們談起了黎蕎的邊城之行。
沒辦法,兩人只能先回答六皇子的話。
等六皇子將話問完了,也中午了,六皇子和七皇子回城,黎蕎留了下來。
吳副總兵和韓姓親兵終于能和黎蕎說上話了,吳副總兵甚是激動:“大人,從常總兵那里得知您要建善堂時,下官絕對想不到您的善堂竟是這般規格,等回邊城之后,下官一定會和常總兵細說善堂的一切。”
黎大人不僅有能將他甩出去的大力氣,也有一顆大方善良的心!
活菩薩!
黎蕎微微一笑:“你給常大人帶句話,讓他一切放心。等他休假回盛京,歡迎他來善堂參觀。”
“是!”吳副總兵響亮的應了一聲。
韓姓親兵激動的有點語無倫次:“大人,您送到邊城的銀子,兄弟們都很感激。還有那些肉、點心,大家伙兒也甚是喜歡,他們不能當面謝您,便托屬下帶話,他們會永遠記住您的恩情!”
嗚嗚嗚,黎大人好好哦,等他回軍營之后,他一定如實給眾多兄弟講述善堂的現狀,有這么一條退路在,以后再和胡人開戰,那當真是什么都不怕了。
黎蕎同樣也是笑瞇瞇的道:“那都是我承諾過的,當然要辦成。你也給他們帶句話,圣上始終牽掛著他們,為了減少將士傷亡,費了無數心思想要與胡人和談。”
“上一次將士們的英勇殺敵,讓圣上找到了和談的機會,圣上前前后后夸了你們多次呢。你們為大盛邊防出了大力氣,這不,圣上今日特意派六皇子、七皇子前來,讓兩位皇子帶領眾人在善堂安家。”
“而且,圣上給黎家善堂捐了二千兩銀子,好讓大家伙兒住的更舒坦。”
這一番話,說的韓姓親兵頓時淚眼汪汪。
不錯,圣上也很重視他們呢,竟然派了兩位皇子過來,圣上高高在上,卻看得到他們守邊將士的付出,嗚嗚嗚,甘愿為圣上肝腦涂地!
吳副總兵看韓姓親兵哭了出來,忙把他扒拉到一旁,和黎蕎說起了正事。
常無常并不想給黎蕎添麻煩,這一千一百來人,常無常列出了幾十個名字,推薦黎蕎重用,他建議用這幾十個人管理這一千一百個殘兵。
當然,黎蕎的善堂總管肯定要在這幾十人之上。
善堂是黎蕎的,一切由黎蕎說了算。
黎蕎謝過常無常的好意,陪著吳副總兵在善堂待了兩日,而后親自送吳副總兵一行人回邊城。
這兩日間,黎家善堂的待遇、黎蕎的大方成了盛京最火的話題。
普通百姓談論的是黎蕎的善良和闊氣。
但勛貴官宦談論的卻是盛鴻的態度,圣上不但不猜疑,還派了兩位皇子給黎蕎造勢,這有點意思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