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茲捧袂,喜托龍門。 楊意不逢,撫凌云而自惜; 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即使像鮒魚處于即將干涸的車轍中,依然開朗愉快。 北海雖然遙遠,乘著大風仍然可以到達;晨光雖已逝去,珍惜黃昏卻為時不晚。 孟嘗心性高潔,但白白地懷抱著報國的熱情,阮籍為人放縱不羈,我們怎能學他走到窮途就哭泣的行為呢! 地位卑微,只是一介書生。 雖然和終軍年齡相等,卻沒有報國的機會。 像班超那樣有投筆從戎的豪情,也有宗愨“乘風破浪”的壯志。如今我拋棄了一生的功名,不遠萬里去朝夕侍奉父親。 雖然不是謝玄那樣的人才,但也和許多賢德之士相交往。 假如碰不上楊得意那樣引薦的人,就只有撫拍著自己的文章而自我嘆惜。 既然已經遇到了鐘子期,就彈奏一曲《流水》又有什么羞愧呢? 各位,接下來咱們就不做別的解釋了,我只專注先生這篇文章的翻譯了。 接下來,各位請做好準備,我覺得這篇文章已經到了收尾的時候了。” 說完,黃綸不在關注別的,而是一心一意的看著直播投影,并且順便把接下來的內容完全吟誦出來。 “嗚呼!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 臨別贈言,幸承恩于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于群公。 敢竭鄙懷,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 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這一段的翻譯,大概是這個樣子的。 呵!名勝之地不能常存,盛大的宴會難以再逢。 蘭亭集會的盛況已成陳跡,石崇的梓澤也變成了廢墟。 承蒙這個宴會的恩賜,讓我臨別時作了這一篇序文,至于登高作賦,這只有指望在座諸公了。 我只是冒昧地盡我微薄的心意,作了短短的引言。 我的一首四韻小詩也已寫成。請各位像潘岳、陸機那樣,展現江海般的文才吧: 巍峨高聳的滕王閣俯臨著江心的沙洲,想當初佩玉、鸞鈴鳴響的豪華歌舞已經停止了。 早晨,南浦輕云掠過滕王閣的畫棟;傍晚時分,西山煙雨卷起滕王閣的珠簾。 悠閑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著;時光易逝,人事變遷,不知已經度過幾個春秋。 昔日游賞于高閣中的滕王如今已不知哪里去了,只有那欄桿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遠方奔流。 各位,此時此刻,先生寫完了這首滕王閣序了。” 是的,劉南一氣呵成,完全寫完了這篇文章。 寫完以后的劉南,此時此刻臉色蒼白。 他喝了一口白酒以后,直接丟掉了手中的毛筆,隨后一屁股癱坐在椅子上喘著粗氣。 “爽啊,暢快啊,今天暢快的很啊! 海哥,我第一次寫的這么的舒服,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寫了些什么了。” 說完,劉南笑了起來。他是笑了起來,可是別人卻傻眼了,呆呆的回味這篇文章,說真的只感覺嚇得都說不出話來了。 是的,就是說不出話來了。此時此刻,無數人都震撼在這篇文章當中。 此時此刻,林海,鄭陽年,都嚇傻了。此時此刻,整個滕王閣里面的觀眾,全部都傻眼了。 都呆呆的看著投影,整個人都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騰華陽這個老板,此時此刻更像是一個傻子。 嘴角流著口水,傻傻的看著直播投影笑了起來。 “嘿嘿嘿……呵呵呵……哈哈哈……嘎嘎嘎……我的滕王閣啊,以后要起飛了,絕對要起飛了。 從此以后,我滕王閣能夠千秋萬代的傳承下去了。 哪怕就是最后不是我騰家的了,這個滕王閣文一定會被人保存下去的。 朝廷方面,也不會讓滕王閣消失的。 如果沒有了滕王閣,那么這篇滕王閣序,豈不是要成了絕響了么? 所以,我們發了,我們家要因為這篇文章永遠富貴下去了。 這是詩圣劉南,送給我們家的千秋萬代的家業啊!這篇文章,太珍貴了。” 是的,整個滕王閣,說真的以后都要靠著這篇滕王閣序活下去。 如今,滕王閣的這塊牌匾,真的不知道有多值錢。 這么說吧,這可能會超過黃鶴樓都說不定的。 “天下第一駢文啊,真正的天下第一啊。 古今中外,沒有能夠比得上的。 劉南啊劉南,你到底怎么寫出來的啊?” “我靠,我也覺得嚇人啊。從此以后,滕王閣序將會震驚整個大漢的。” “各位學生要吃苦了,這篇文證背誦下來,哈哈哈想一想我都想笑。” “咳咳別笑,這樣太那啥了。” “好一篇千古文章啊,從此以后,只怕滕王閣這個地方,將會成為無數文人墨客聚會的地方。 平生不去滕王閣看一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話,那么就白來這個世界一趟了。 嘖嘖嘖,先生這是送給了滕王閣多么巨大的一份禮物啊。 ” “確實偉大,如果我岳陽樓也有這個機會就好了。” “你這個破拍賣樓,你也好意思讓先生給你題詩?呵呵噠,別想的太美了好不好?” “就是,我這里先生才應該過來一下。” “行了吧,說的這么多沒用的。我去看一看,黃綸對于這篇文章的鑒賞去了。 別說,這個黃綸真的有幾把刷子。他對于先生作品的解讀,還是很有功底的,至少我是認可的。” “是嗎? 我也去看看,先生的這篇文章沒有人幫忙鑒賞的話,我還真的看不懂。” “各位,一起一起,我也跟著過去看看。” “此文重點描繪滕王閣雄偉壯麗的景象。 狀寫宴會高雅而宏大的氣勢,抒發自己的感慨情懷。 文章在交待了“故郡”、“新府”的歷史沿革后。 便由閣的地理位置和周圍環境寫起。 第(2/3)頁